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孝义 > 历代孝论 > 正文

天经地义论孝道|重阳登高敬老人(4)

时间:2019-11-30 20:57     来源:天经地义论孝道     作者:骆承烈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这首题名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绝句,是唐朝大诗人王维十六岁时所作。此诗真切地写出了当时的重阳登高活动、插茱萸的民俗及诗人与亲友的深厚情谊,历来作为佳句,千年传唱。由这首诗,我们来说重阳节。

  四、赏菊,饮菊酒

  晋人陆机《纂要》称“九月亦名菊月”,重阳节中的风俗多与菊有关,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赏菊和饮菊花酒。

  我国是菊花的故乡,早在公元前5世纪的《礼记》中就有“季秋之月,鞠(菊)有黄华(花)”的记载。战国时大诗人屈原的《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飧秋菊之落英”句。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云“家家菊尽黄,梁国独如霜”。白居易也有诗云:“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早在唐代时,菊的种类已有黄、白诸色了。南宋人史铸《白菊集谱》一书,就收集了一百六十多个品种。到明代,已达一千二百种之多。相传在8世纪初年的唐代,菊花便东渡日本,日本人把它定为皇室御用花。12世纪传入英国,17世纪传遍欧洲,19世纪又传到美国。现在菊花传遍全世界,品种已发展到三千多种。

  古代重阳节这天,人们多爱赏菊,上引陶洲明九月九日,无酒坐宅边东篱下菊丛中的故事,反映了古人早有重阳赏菊饮酒的雅趣。白居易有诗云:“移坐就菊丛,糕酒前罗列。”又说:“赐酒盈怀谁共持,宫花满把独相思。相思只傍花边立,尽日吟君咏菊诗。”据白居易的好友元九说:人们之所以重阳节对菊这样有兴趣,乃是因为“不是花中惟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所以在宋代时,专门培育了供重阳节观赏的菊花。《东京梦华录》记载:“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若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擅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曰金铃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甚至“酒家皆以菊花缚成洞户”,足见赏菊名堂之多。《梦梁录》亦记:“年例,禁中与贵家,皆此日赏菊,士庶之家亦市一二株玩赏。其菊有七八十种。”《武林旧志》记述了宋时宫中的情况。“禁中例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于庆瑞殿分列万菊,灿然眩眼。且点菊灯,略如元夕。”

  古代诗人吟菊诗甚多,大都以菊为背景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李清照《醉花阴》词:“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九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表现了诗人凄惨悲切、愁思绵绵之情。唐末农民起义英雄黄巢有吟菊诗云:“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戴黄金甲。”表现了诗人扭转乾坤的伟大气魄。自古以来,人们便着力歌颂菊花不畏秋寒、独立傲霜的峥峥骨气。如晋朝“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诗有“秋菊有佳色,挹露掇其英”和“芳菊开林跃,青松冠齿列”,以菊自喻。苏轼咏菊:“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末元初诗人、画家郑所南咏《寒菊》时写道:“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实际上以“北风”比做元统治者,以“抱香”之菊比自己,借菊抒发出自己死不降元的民族气节。

  重阳节把酒赏菊,还以菊泡酒,制成菊花酒,供重阳节饮用。可知菊与酒缺一不可。我国是世界上造酒最早的国家之一。古人饮酒之风甚盛,多年来生产出很多名酒,饮用药酒是祛病延年的可取方法之一,菊花酒就是药酒的一种。《荆楚岁时记》中就两次提到“饮菊花酒”。干宝《搜神记》称菊酒为“长命酒”。《梦梁录》称“延受客”。古人对菊酒的制作很讲究。《搜神记·贾佩兰》中载:“菊花合乎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古人之所以说菊花酒能“延寿”“长命”,主要在于菊花的性味甘苦,微寒,具有祛风、除热、解疗毒、养肝明目等功效。还对中枢神经有镇定作用,对一些真菌有抑制作用。日常泡饮菊花茶,可清暑、明目、除烦、解毒;用菊花和绿豆皮装枕头,久用可治高血压。而用菊花来酿酒,上述元素皆溶于液体之中,更易被人体直接吸收发挥其效力。所以古人说饮菊酒可以“长命”“延年”是有些道理的。制作菊花酒,是用营养丰富的小米和菊花酿成,营养高、酒精度低,喝了确有大补元气之效益。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全国诗歌座谈会在京开幕
 
 
 
中国近代版图到底是清朝奠定的还
《地藏菩萨本愿经》(两卷)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