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孝义 > 历代孝论 > 正文

天经地义论孝道|孝星闪闪光汗青

时间:2019-11-30 20:55     来源:天经地义论孝道     作者:骆承烈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为了树立历代孝亲的典范,有人编了《二十四孝》《续二十六孝》《四十八孝》《百孝图》等,表彰了历代的一些孝子、孝女、孝妇、孝孙,在宣传孝道方面,曾起到一定的作用。

 

  我国多年来提倡对父母、祖先的孝道,历朝历代用各种方式表彰一些孝星。为了树立历代孝亲的典范,有人编了《二十四孝》《续二十六孝》《四十八孝》《百孝图》等,表彰了历代的一些孝子、孝女、孝妇、孝孙,在宣传孝道方面,曾起到一定的作用。

  《孝经·纪孝行章》记:“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衰,祭则致其严。”五者俱备,才算是全面的孝,真正的孝。但多年来,提倡与宣传孝道者,往往在后两项上多加重视。有的表彰有人父母死后,自己痛哭欲绝,三天、五天乃至七天“水浆不入”,甚至悲痛至死。有的主动随父母去死,或多年后为父母复仇。更多的是表彰某孝子多年守墓,感动了上天,上天表彰孝子,致出现各种灵异。有的记父母生病时,割肉医亲,以及对父母绝对依从,等等,都是一些愚孝。今日当然不应提倡。

  笔者多年来翻阅古籍,发现一些古人尽孝的事迹,与上述愚孝不同,写成百余篇孝亲的故事,供今人参考。

  1.舜

  舜,有虞氏首领,名重华,又称虞舜。他母亲早死,继母生子象,他们母子对舜都很嫉妒。舜的父亲不辨好恶,偏听偏信,经常对舜虐待、打骂,甚至加害,但舜对父母却一直孝敬、顺从。有一次,他们叫舜修缮仓库顶,却抽下梯子,放火烧仓。舜挟着两个斗笠,从仓库顶上飘落下来。又有一次,叫他淘井。刚下到井中,他们便填土扔石,要把舜堵死在井里。而舜却从井下预先挖好的地道中安全地走了出来。继母及弟象见后十分惊讶,舜却若无其事地向他们问好。尽管他们对舜屡次加害,舜却对父母依然孝敬,对兄弟依然友爱。帝尧得知舜孝亲爱人,德才兼备,便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他,又把治理天下的重任交给了他。舜“兼爱百姓,务利天下”,后世尊为远古圣王。(《史记·五帝本纪》)

  2.孝己

  商朝国王武丁,是个有作为的君主。他重用奴隶出身的传说,改良政治,加强了国力,团结其他族众,实现了“殷道复兴”。但他到了晚年,却宠爱妃子,怠于政事。他儿子劝他,不但不听,还听信妃子挑拨,将儿子流放在外。谦恭有礼孝亲的儿子为了不让父亲生气,满腹冤情,不向他诉。在外面还经常向祖先、神灵祭祀,请他们保佑父王。他明知妃子坏,也不告诉父王,怕父王生气,自己却日夜郁闷,后来死到外面,别人给他起名为“孝己”,把他当作人们孝亲的榜样。(《史记·殷本纪》)

  3.泰伯、仲雍

  周王的先人古公亶父居于豳(今陕西邠县一带),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继续发展很有希望。他有三个儿子:长泰伯,次仲雍,三季历。季历的儿子姬昌,聪慧仁德,祖父很喜欢他,多次对别人说要指望他发展周室。季历的两个哥哥泰伯、仲雍得知后,为了完成父亲的心愿,让父亲的位置传给季历,再传给昌,便以替父亲采药为名,双双离家出走。为坚定父亲传给三弟及侄儿的信念,跑向远远的东方荆蛮之地。又为了切断父亲重立他们的念头,二人把头发剪短,身子刺上花纹,以适应当地生活方式,方便下河捕捞。二人完成了让国的任务后,便在东方住了下来。他们就是后来东方吴国的祖先。古公亶父传位给姬昌,就是为灭纣兴周作出大量准备工作的周文王。(《史记·吴太伯世家》)

  4.姬昌

  周文王,姓姬名昌,周先公季历的儿子。其两位伯父泰伯、仲雍为完成其祖父的心愿,结伴外出,王位通过他父亲季历传给他。姬昌谨遵先人公刘、古公、季历的严命,“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很多贤才前来归附。他在域内发展经济,改良政治,各地诸侯纷纷前来归附,致使“三分天下有其二”。商纣王怕他发展后危害自己,下令将他囚于羑里。被囚期间,姬昌决心继承先人之志,作好一切灭纣的准备。他将八卦发展为六十四卦,制作出灭商兴周的纲领。在此基础上,他儿子姬发(周武王)完成灭纣兴周的大业。(《史记·周本纪》)

  5.姬旦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第三子。其父文王在时,他就与文王的其他儿子不同,以孝亲出名。其长兄伯邑考,在与父亲羑里一起囚禁时,被殷纣王杀死,其父临死前遗嘱,叫他努力辅佐二兄姬发(周武王)灭商兴周。周公不负所望,在灭商兴周中,作为武王的主要辅臣,出谋划策,指挥安排,殚精竭虑,忠心耿耿。武王九年,会诸侯于盟津时,担任全军指挥。武王十一年牧野之战时,作《牧誓》,破殷,入商宫,迫使纣王自焚。其兄武王死后,仍遵父王嘱托,未按商时“兄终弟及”陈规称王,而是辅佐武王之子姬诵摄政,创“父死子继”王位继承制的常规。又制礼作乐,建立了一个比商朝更先进的周朝。人们在为其修的周公庙中,特设“达孝门”,即赞其为达孝之人。(《史记·鲁周公世家》)

  6.郑庄公

  春秋初年的郑庄公,小时候母亲就不喜欢他,对他弟弟共叔段却偏爱。他当上国君后,共叔一直表现不好,母亲还袒护他,直至共叔发动叛乱。当郑庄公镇压下共叔之乱后,发现母亲是共叔的后台。郑庄公气愤至极,把母亲移居宫外,发誓“不到黄泉,不再见面”。但母子之情总难以割舍,每想到此,便很难过。有一天,请大臣颍考叔吃饭,颍考叔有意藏起一块肉,说回家给母亲吃,更勾起郑庄公思母之心。颍考叔献计说:“可以令人挖一地道,名叫黄泉,母子在那里见面。”郑庄公马上派人挖出地道,在那里与母亲“黄泉相见”。母子抱头大哭一场,释却前嫌。郑庄公对母亲孝敬如初。后人对颖考叔也表彰为“纯孝也”。(《左传·隐公元年》)

  7.郯子

  郯子,春秋时期郯国(今山东郯城)国君,年幼好学,聪慧仁德,对父母竭诚尽孝。父母患有目疾,人说鹿乳擦洗眼睛可以治愈,郯子便派人四处寻找、购买,一直未能得到。郯子见父母受眼疾折磨,心急如焚。于是便披上鹿皮,假扮小鹿,混入郊外鹿群中觅取鹿乳。但鹿生性机警,胆小怕人,又善于奔跑,郯子连去数日,终未如愿。一日,在郊外遇见数名猎人,猎人见“鹿”要射,郯子急忙站了起来,说明自己为父母寻求鹿乳的愿望与难处。他的孝行感动了猎人,一位猎人说自己家中有一母鹿,可以取乳。郯子到猎人家中,取回鹿乳,为父母治好了眼疾。

  8.孔丘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世尊为“至圣”。他继承古代传统,提倡孝道。主张对父母要尊敬、奉养,不违背父母的意愿。他把孝提高到仁德之本的高度,把孝与忠结合一起,经常对弟子进行孝道教育。孔子三岁丧父,母亲颜征在含辛茹苦地把他养育成人,孔子一直对母亲十分孝敬。在他十七岁那年,母亲去世,依礼应和父亲合葬,但他不知父亲葬于何处,便将母亲的棺木停到鲁国繁华的五父之衢,跪到那里日夜啼哭,终于感动了一位叫挽父的赶车人的母亲告诉了他,知道父亲当年葬到鲁国都城东面不远的一个地方。孔子便将父母合葬一处,这便是后来曲阜城东15公里的“梁公林”。(《史记·孔子世家》)

  9.闵损

  闵损,字子骞,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弟子。幼时丧母,后母生下两个儿子,对他歧视。好饭好菜给自己的儿子吃,残汤剩饭给闵子骞吃,但他从无怨言。一年冬天,全家外出,闵子骞赶着车子,冻得两手麻木,丢掉了缰绳。父亲恼怒,挥鞭抽打,打破衣服,露出芦花,父亲才知后母对他虐待的情形。父亲勃然大怒,要将后母休去。闵子骞跪在地上,拉住父亲的衣服,苦苦哀求说:“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要求饶恕后母。父亲深受感动,因此作罢。后母自知理亏,从此对三个儿子一样疼爱。闵子骞以自己的孝行,促使一家和睦,传为千古佳话。《论语》中记孔门弟子“四科”中,有道德水平高的“德行”科,闵子骞便是其中的一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10.仲由

  仲由,字子路,春秋末年卞(今山东泗水)人,孔子弟子。少时虽然家贫,但对父母却恪尽孝道。平时挣点钱从不乱花,买些食物衣服,尽力供父母吃饱穿暖。家中房子破了,赶快修整。无钱买菜蔬,自己种菜奉养父母。卞地粮价上涨,便到远处去买。后来到鲁都跟孔子求学,发现当地粮价较卞地便宜,质量又好,便经常从鲁都买粮,步行一百多里,背回家奉养父母。如此寒来暑往,经年不辍。因仲由学业有成,许多人聘他到外地做官,他先在家乡附近从政,父母死后,他才去外地供职。后来南游楚国,楚王授他以要职,从车百辆,生活优裕,但他想起当年家贫,没能使父母享福时,常常悲从中来,吃不下饭。他常对人说“子欲养,亲不在,悲痛在心!”“父母死后杀牛祭祀,还不如生前给他们杀只鸡吃。”(《孔子家语·致思》)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全国诗歌座谈会在京开幕
 
 
 
中国近代版图到底是清朝奠定的还
《地藏菩萨本愿经》(两卷)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