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孝义 > 历代孝论 > 正文

历代《孝经》序跋题识|孝经本义序

时间:2019-11-30 18:51     来源:历代《孝经》序跋题识     作者:吕维祺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孝经》继《春秋》作,盖尧舜以来帝王相传之法,治天下之大经、大本也。

 

  《孝经》继《春秋》作,盖尧舜以来帝王相传之法,治天下之大经、大本也。此义不明,而天下无学术矣!学术荒,而天下无德教矣!韩愈有言:“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汤、文、武、周公、孔子,而不言是为何物?”程子曰:“传孔子之道者,曾子一人而已,而不言所传何事。《孝经》,非孔子之传曾子者乎?”

  今夫天地,浑然气耳,而天地之性存焉。元气混沌,孝在其中。父子之道,天性也。性之德有四,而仁为长。大伦有五,而仁之于父子为切。人之行有百,而孝为原。大哉孝乎!天不得,无以为经;地不得,无以为义;人不得,无以为行;帝王不得,无以治天下国家。

  昔者,尧之时雍本于亲睦,舜之风动本于克谐,以至三代圣王,莫不以孝为治天下之本。世衰道微,大义日晦,孔子欲以此道治天下,而道不果行,乃作《孝经》,以传曾子。意者,谓尧舜以来相传之心法,与治天下之大经、大本,不可一日不明于天下后世,而曾子笃实有孝行,故传曾子,以递传于今。其意与《春秋》相表里。乃或火于秦,纷于汉唐,伪于炫、邵,黜于安石,是训诂家各出所见,非狃承学,即争窜易。不然,亦祗于家庭问视一节求之,而不知其为帝王相传之心法,与治天下之大经、大本,遂使本旨大义愈不明于天下后世,而明王之治罔闻,富强刑名之学竞起,邪匿祸乱之作交。呜呼!有如天子躬行此道于上,公卿辅之,教诸候、大夫、士、庶人,即尧舜之时雍风动,岂在远哉?惜乎!徒托之空言,而不获实见诸行之事也。是故孔子自言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

  夫五经不可无《春秋》,犹法律不可无断例也;《春秋》不可无《孝经》,犹洪水之疏、沦、决、排,不可不归诸海也。子舆氏曰:“《春秋》,天子之事也。”愚亦曰:《孝经》,天子之事也。《春秋》成而乱臣贼子惧,《孝经》成而察于天地,通于神明,光于四海,其道一也。大哉《孝经》乎!参两仪、长四德、冠五伦,纲维百行,总会六经,继二帝三王之统,以传天下与后世。然则尧舜之传是,孔曾之传宗其物事,盖可思已。昔元隐士钓沧子尝言:“圣人之经,安得竟废不行?五百年必有明王在上,兴起振作,表章是经。”今天子天纵大孝,同揆尧舜,而拳拳谕士人习《孝经》。以宋黜《孝经》之年计之,适符五百之期,岂非天哉!

  愚不敏,学识浅昧,猥以沉淹潜贯有年,乃敢折衷群言,窃取大义,盖欲发明孔子传尧舜以来相传之心法,与治天下之大经、大本,而不规规于家庭问视之一节。或于孔曾传孝之本旨大义不甚刺谬,而于经文一字不敢移易,慎之也。诚躬逢圣天子,特加意表章,颁之学官,而躬行于上,以明教化于下,由是大义明而学术正,学术正而德教兴。

  天地之气,吾之元气;天地之性,吾之至性;尧舜之亲睦克谐,吾之本也;尧舜之钦明温恭,吾本之本也。则凡古明王之以孝治天下者,其仰参天经,俯察地义,幽通神明,远光四海,皆不越因心得之,而又何屑乎富强?何繁乎刑名?何忧乎邪匿祸乱?明乎此,而帝王治天下大经大本,与其所以相传之心法,庶不晦于天下与后世,而学者之从事于孔曾之传者,亦可以足知所本矣!

  明崇祯戊寅月正元日,伊洛吕维祺介孺甫序。历代《孝经》序跋题识|孝经本义序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全国诗歌座谈会在京开幕
     
     
     
    中国近代版图到底是清朝奠定的还
    历代《孝经》序跋题识|御定孝经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