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孝义 > 慎终 > 正文

为人生的终点祝福|传统丧葬习俗的弊端(2)

时间:2019-11-28 21:54     来源:中华丧葬     作者:李少林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的积淀非常深厚,其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传统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总体上看,传统葬文化中糟粕占了大部分。

  (1)鬼与人争地

  受“入土为安”的民俗及“风水”说的影响,邻近上海的吴县山水秀丽,自然成了上海人“入土为安”的首选之地。解放前后,这里就有“五龙”、“万隆”、“灵”等经营性公墓。据初步估计,作为上海“亡灵”的天国--苏州,已经有70万上海籍“亡灵”的墓穴遍面苏州各县市的公墓和山野之中。

  福建省福州市城市镇某革富裕起来后人们在造坟墓方面的花费是很大的。

  这里在过去就很重视对死者的葬仪及造坟等。现在为死去的亲人或祖先造一座像样的坟墓,在这里已形成为一种风尚和人人必须遵守的伦理准则。这里家家都为新近死去的亲人造墓,造的墓最差的也要上千元,上万、几十万元的墓也不少。并且全村绝大部分人家都会对祖先翻修坟墓,这里不仅流行给死人造墓,而且还流行给活人造“寿坟”。许多稍为富裕的人家都替自己造成了“寿坟”,有的小孩也拥有“寿坟”。其中,该材最为有钱的当数一严姓房地产公司老板。1993年他为早已过世的父母翻修坟墓。该墓全部采用大理石建造,墓冢四周的石料上全部雕刻二龙戏珠、双凤朝阳等图案。墓的两侧,各立一尊石狮。墓庐外围,也是用大理石砌成的外墙,上刻仙人图画及颂赞死者的诗词。其中,一个墓碑花去2000多元,一对石狮2400多元。整座墓由石匠、民工21人参加,共耗工时近两个月,仅付工匠、民工工资就在5万多元,估计整座坟墓花费要上20万元。他不光为父母修坟,而且从父辈往上要修13代祖先的坟,往下,不仅替活着的叔父、婶娘、自己夫妇及五个兄弟、媳妇修好了“寿坟”,而且,他还为两个十几岁的侄儿修建了一座双冢“寿坟”。这座双冢“寿坟”占地有一亩余。在他修坟之前,就看中了家乡附近的这两处风水宝地,最后花50多万元连整片山林都买了下来不光富裕地区,近些年来有些还不怎么富裕的农村,对死人都很阔气。群众不惜将自己血汗挣来的钱财用于死人“福利”。花钱出力,采石备料,翻修祖坟。甚至有的人自己的温饱问题还未解决,也要借饯借物,扎纸编化,敲鼓念经,深挖高筑,为其父母及祖先翻修墓冢。问他为啥这样做,他也许会说:要过上好日子,全赖祖宗及坟地的“风水鉴照”、“祖德祖荫”。美丽的西子湖畔中外游人如织,但60平方公里的风景区内竟拥挤着1.7万余座坟墓,今人与古人共享“风水”与“龙脉”。但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若干年后的西子湖不知还有多少可供观赏之景呢?

  城市骨灰墓的大量出现,对十分紧缺的土地资源更是“雪上加霜”。有人认为这是一次“不彻底的革命”。骨灰墓的修建,因其是大理石、花岗岩及水泥浇铸而成,它更难于毁损,保存的年限会更长。虽然骨灰墓比土葬之墓要小,但从这个角度来说,火葬后仍搞一个骨灰墓,与土葬相比,有“换汤不换药”之嫌。所以说,骨灰墓只是土葬的一种变相而已,土(棺)葬之墓摇身一变,在火葬区变成了骨灰墓,如此向已。土葬、造坟修墓、骨灰墓不仅仅是人们把大量的钱财花在了毫无知觉的死人身上,造成了社会财富无端的巨大浪费,而且占据了大片青山、坡地,吞蚀了良田沃土。

  许多专家和有志之士对这些现象痛心疾首,纷纷投书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及早制止这种现象的蔓延滋长。

  土地,是哺育人类及其文明的母亲,自有人类以来,土地就默默地承担起提供人类衣食住行及繁衍生息所需的一切。人死后,土地又提供给人以最后的安息之所。人,无穷无尽地向土地索取着财富,然而,他们带给土地的却母废气、废水及其他有害物质;是森林的大片消失,大量动植物物种的灭绝,自然灾害频仍和越来越拥挤的人口。

  就中国的国情来说,人多与地少的矛盾是很尖锐的。中国目前已是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我国土地因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及人为侵占等原因的影响,正在呈骤减之势。应该警醒:中国的土地资源是极其有限的。不良的丧葬习俗必须改革,绝不能让死人与活人争地现象再继续下去了。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穿越美的世界历程》新书发布会
 
 
 
中国近代版图到底是清朝奠定的还
常回家看看是爱的旋律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