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孝义 > 追远 > 正文

逝者丨叶秀山:通中西之变 成一家之言

时间:2019-11-29 16:35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立民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叶秀山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不幸在9月7日溘然长逝,我很伤感。叶先生是学界泰斗,却能心静如水,始终坚守着学术的求真和人性的善良。追忆与叶先生相处的点点滴滴,亦师亦友,其学品和人品令我钦佩。

 

  原标题:通中西之变 成一家之言(心香一瓣)——追忆著名哲学家叶秀山先生

  叶秀山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不幸在9月7日溘然长逝,我很伤感。叶先生是学界泰斗,却能心静如水,始终坚守着学术的求真和人性的善良。追忆与叶先生相处的点点滴滴,亦师亦友,其学品和人品令我钦佩。

  我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两年来,叶先生多次与我谈哲学,我们可谓一见如故。我也曾多次到家中探望叶先生,聆听教诲,我们听着西方古典音乐,谈天说地,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在临别时,叶先生还执意留我品茶,并饶有兴趣地介绍茶文化。在他起身取茶的瞬间,那儒雅的背影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底。

  叶先生曾跟我讲:为什么君子爱讲正理,而小人总说歪理?因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重义,小人重利;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则阳奉阴违。人生最高的品德是知人不贬人。“平生只会量人短,何不回头把自量。”他的怀瑾握瑜、峻节高风,使我和他成了忘年交。我从叶先生身上学到了谦抑、包容的美德,深知人品才是最高的学历!

  叶先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其师德之光足以耀人。他早年即入读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即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后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直到2015年方才退休。他著书立说,教书育人,笔耕不辍,不断开拓着思想的旷野,开垦着脚下的土地。担任过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学部委员、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双聘教授,培养的很多学生现已成为相关领域的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听过叶先生讲课、受其著作熏陶者不计其数,可谓桃李满天下。从事哲学研究六十余载,叶先生始终让自己的精神在哲学的海洋中愉快地旅行,他也曾赴英美访学,深通中外哲学之要义,在无尽的学与思中“究天人之际”,在浩瀚的书海里“通古今之变”,为哲学界和思想界贡献出了二十余部著作、百余篇论文,其风格亦实属“成一家之言”。

  叶先生学贯中西、融通古今,其执着之精神当为学界楷模。他在哲学的世界里闲庭信步、自由翱翔,深知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精髓要义,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便尝试积极探索中西哲学的相通融合,并致力于将西方哲学之精髓吸收到中国哲学的系统之中来,创造出中国哲学历史发展的新天地,2002年出版的《中西智慧的贯通》就是这一思想融通的成果。近年来,他担纲“欧洲哲学的历史发展与中国哲学的机遇”之课题研究,力求从学理层面揭示欧洲哲学历史发展中所遇到的理论困境,并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哲学发展的机遇,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不断探寻中西方哲学的契合点。叶先生倡导学问要“从头”做起,并常说哲学是“创造性”的学科,每一个真正的哲学家都是“开创者”。我想,这话自有其深刻的逻辑根基。就学问而言,只有遍览群书,方深知其要,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超越、飞跃,从而达到新的境界。

  叶先生从艺术到哲学、从哲学到艺术,最后在中西交融中实现升华。艺术是先生思考的开始。叶先生自幼受京剧和书法的熏陶,对美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京剧文化有着深刻的研究。据他自己说,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曾醉心于京剧和书法,着迷于“美学”,更多是想把“艺术”和“哲学”结合起来。也许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吧!为了让美学研究有一个坚实的实践基础,他对京剧、书法等做过深入、系统、专业的思考和训练,曾参加《美学概论》高校教材的编写等工作。凭着对艺术的痴爱、自我修养和长期积淀,以及深厚的哲学功底,叶先生在美学方面造诣颇深,出版了《京剧流派欣赏》《书法美学引论》《美的哲学》《古中国的歌》《说“写字”》等美学著作,评述之专业而深刻,在艺术界得到普遍认可,并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与艺术结缘,最后也因京剧与张钊女士成就了一段姻缘佳话。叶先生善于以美学的视角阐释哲学的深邃道理,在研究中国京剧流派时,就指出了中国戏曲的古典风格等特点,从书法艺术中悟出“优劣不在一点一划,而在整体水平”的深刻道理。叶先生深知艺术的人民属性,他常说:“艺术的进步,是艺术家工作的结果,不是理论家‘说’出来的。”因为“现在连我们自己,特别是我们的青年人也都不太‘懂’我们传统艺术的意义所在了”。原因是“他们觉得这些艺术对自己显得很遥远、很陌生”。他在艺术领域的开拓也是对这一见解的诠释,那便是力求在大众感觉熟悉的地方着力、用力。对于艺术的爱好,叶先生总是自谦说“热闹时沾点时髦之光,冷落时留点孤芳足以自赏,最是不计荣衰的了”。有这样的心境,思想自然就少了羁绊,“有容乃大”。事物都有一个发展、成熟的过程,思想也不例外,这就需要时间的积淀。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去的事情变得越来越小,而我们得以用更为宽广的眼界来看待过去。因此,也就能够更加豁达更加透彻更加清楚了。因此,叶先生常说,文章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最新的就是最好的,并强调要不断积累,因为他相信“未来才是真实的存在,包括了过去和现在”,虽然也有回忆、回顾,但更多的是面向未来。

  俗话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叶先生就是这样足以化人之人。每次他的谈话都是丰盛的思想盛宴,让我受益匪浅,每念及此,深知“不虚此行”。我对京剧曾有过初步的了解,每每同叶先生交谈,我都感受到,他对京剧流派的发展历程和表现手法的每一个细节都能信手拈来,分析十分透彻、深刻而客观,既平心静气,又娓娓道来,并总能敏锐地看到京剧表演实践与京剧理论发展存在不协调等矛盾,即便是京剧专业演员对先生的洞察力都惊叹不已。

  叶先生酷爱音乐,自称是音乐发烧友,特别钟情于古典音乐。一如叶先生所言“学习哲学的方法就是阅读经典原著”,这与他对古典音乐的钟情也是一脉相通的吧。在他那原本不太宽敞的居所内留出了专门的听音室,设备齐全、品类丰富,既有古典的交响乐、歌剧、音乐剧,也不乏摇滚、当红的说唱音乐等,而且时常看到最新的唱片摆在最显要的位置。这大概是研究美学的缘故吧,在叶先生看来,古典音乐的美,蕴含着美学的诸多要素。从叶先生家返回时,我就告诫自己,留点安静的时光,独享这美的旋律,用心去感悟真情激荡。

  叶先生为人谦和、境界高远,总能从大处着眼。我曾多次就哲学所的发展请教他,他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的教导常常让我眼前一亮,豁然开朗。叶先生十分关心哲学所的发展,十分关心哲学事业的发展,十分关心哲学界年轻人的成长。对哲学所的历史如数家珍,对哲学所的未来也寄予厚望。在哲学界,叶先生的学者风范和治学精神早已成为一面旗帜。虽然他担任全国政协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委员,获人事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但他视名利如身外之物,始终以一颗赤子之心怀抱着学术事业,彰显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板凳要坐十年冷,“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特别是从事哲学研究工作,本身就是不断增强修养的过程,既辛苦同时又乐趣无穷。正如叶先生所言,当精神摆脱了急功近利而得到“自由”发挥后,反而具有更为远大而深远的功利,舍“小利”而得“大利”。因为“哲学”的精神,是一种“永远追求”的精神。

  叶先生淳厚的家风让我备受感动。他去世后,我曾同他家人通电话,并专程到张钊女士住地探望。叶先生与张钊女士数十年相濡以沫、跨世纪的情感和对民族对国家的情怀始终如一。我与张钊女士一起回忆先生的《古中国的歌》,共同探讨京剧《对花枪》。在谈到叶先生的健康时,张钊女士说,他从不愿做体检,自己坚称要“无疾而终”。

  有几次开会,我曾表示要去接送叶先生,但他都执意自己乘坐地铁。无论是三九严寒还是三伏酷暑,都一如既往。每念及此,我都对“大德敦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今年中秋节,原本我已经做好探望他的准备,哪知“天不遂人愿”。未能见到他最后一面,实在遗憾。

  人这一生,只有在岁月中经历过,才会彻悟“做人如水、做事如山”的哲理;人这一生,最幸运的,莫过于遇到一位真正懂你的人。如今,我只能以无比崇敬的心情追忆叶先生教诲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的往事,思来总让我感叹人生短暂,沧海桑田,时空变迁,大道自然,德善为先。痛哉叶秀山先生,惜哉叶秀山先生,其德高洁,其行磊落,其言谆谆,其容宛在。哲人已逝,悲从中来。追忆大师,催人奋进。

  斯人远行,祈愿安息。逝者丨叶秀山:通中西之变 成一家之言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再寻周克芹
     
     
     
    中国近代版图到底是清朝奠定的还
    常回家看看是爱的旋律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