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孝义 > 兄良弟悌 > 正文

韩愈慧眼识诗才

时间:2019-11-29 20:14     来源: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     作者:于永玉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韩愈(768—824),字退之,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恭贤的人,才是真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人。

  ——格言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40卷,《外集》10卷,《师说》等等。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18岁那年,从家乡来到洛阳。一天午后,他去拜谒德高望重的大文豪韩愈。

  韩愈此时正心情烦闷,靠在坐椅上休息。

  门开了,仆人走进来说:“门外有一位英俊少年要见您。”

  韩愈有些不耐烦,觉得这个青年来得不是时候。

  仆人向前走了一步,又说:“那年轻人说,他想求您抽空看一看这诗。”说着,把一本诗稿放在桌子上。

  韩愈伸了伸胳膊,然后漫不经心地翻开诗稿瞥了一眼。他看到一首题为《雁门太守行》的诗,第一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啊,好句!语言精辟,意境新奇,气派昂然!”韩愈禁不住赞叹道。第二句是“甲光向日金鳞开”,“多么壮丽辉煌的夜间情景啊!”韩愈顿时精神倍增,吩咐道:“请客人!”

  李贺恭恭敬敬地走进来,拜见韩愈。韩愈急忙还礼,仔细打量来访者。

  “嗯?好像在何处见过?”

  韩愈一边让座,一边回忆。突然想起来了,几年前,他和好友皇甫浞曾经听说李贺7岁能诗,都不相信,亲自相约来到李家。韩愈亲自出题,李贺即席赋诗,举座惊诧……

  10年过去了,眼前的李贺已是英俊少年。韩愈拉着李贺的手激动地说:“数年不见,你长大成人啦!诗也大有长进!”

  由于大文豪韩愈的举荐,李贺很快就闻名于世。

  【故事感悟】

  想必当时韩愈的心情一定激动无比,因为他见到了一位很有潜质的后辈,所以果断举荐李贺。这就是识才、惜才的精神啊!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敬佩,而这种精神定将传承下去!

  【史海撷英】韩愈的文学创作理论

  韩愈认为,进行文学创作时,“道”是目的和内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因此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他提倡时人学习先秦两汉的古文,并博览庄周、屈原、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等名家的作品,主张学古还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同时,韩愈还提出“不平则鸣”的论点。认为,作者对现实的不平情绪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

  在作品风格方面,他强调“奇”,以奇诡为善。韩愈慧眼识诗才

  【文苑拾萃】

  杂诗

  唐·韩愈

  古史散左右,诗书置后前。

  岂殊蠹书虫,生死文字间。

  古道自愚蠢,古言自包缠。

  当今固殊古,谁与为欣欢。

  独携无言子,共升昆仑颠。

  长风飘襟裾,遂起飞高圆。

  下视禹九州,一尘集豪端。

  遨嬉未云几,下已亿万年。

  向者夸夺子,万坟厌其巅。

  惜哉抱所见,白黑未及分。

  慷慨为悲咤,泪如九河翻。

  指摘相告语,虽还今谁亲。

  翩然下大荒,被发骑骐麟。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中华文明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中国近代版图到底是清朝奠定的还
    儒家的悌道:兄友弟恭 笃爱意诚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