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孝义 > 兄良弟悌 > 正文

水镜先生巧荐孔明

时间:2019-11-29 20:13     来源: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     作者:于永玉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刘备(161—223),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221223年在位。东汉灵帝末年,刘备因起兵讨伐黄巾军有功而登上政治舞台。

 

  恭,敬也。

  ——《尔雅》

  刘备(161—223),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221223年在位。东汉灵帝末年,刘备因起兵讨伐黄巾军有功而登上政治舞台。赤壁之战后得到荆州五郡,后又夺取益州。夺取汉中击退曹操后,刘备于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自立为汉中王。魏黄初二年(221),时曹丕已于上年十月逼迫汉献帝禅让皇帝位,蜀中又传言汉献帝已经遇害,刘备遂于成都即皇帝位,年号章武。次年伐东吴兵败,损失惨重,退回白帝城。蜀汉章武三年(223)因病崩逝,享年63岁。

  刘备去襄阳赴宴,席间伊籍告知蔡瑁要害他,便离席上马向西急逃。他纵马过溪后,巧遇隐者水镜先生。

  水镜一望其气色,已料到他在逃难,并指出刘备落魄至今,是因“左右不得其人”。又说:“今天下奇才尽在于此,公当往求之。”

  显然,水镜是有意向刘备荐贤,他笼统说“天下奇才尽在于此”,暗示此间有“奇才”,却不具体说明何人,是为了引起刘备求贤的愿望。

  果然,刘备急问道:“奇才安在果系何人?”

  水镜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水镜虽不点出伏龙、凤雏是何人,但已明白告诉刘备:伏龙,凤雏,不是一般贤者,而是大贤,得了一个便“可安天下”。

  这么了不起的人,刘备怎么能不想求得呢?因此忙问:“伏龙、凤雏何人也?”

  水镜抚掌大笑说:“好!好!”还是不明指其名。

  刘备再问,水镜便顾左右而言他,要他“于此暂宿一宵”再说。这位“奇才”,必然引起刘备的悬念。

  刘备晚间听隔壁有人和水镜谈话,便疑此人不是伏龙便是凤雏,寝不成寐。天刚破晓,便迫不及待地求见水镜,问昨晚谈话者的姓名。

  等到徐庶与刘备分别,推荐诸葛亮的时候,水镜先生才上门来拜访刘备。

  刘备问:“元直(徐庶的字)临行,荐南阳诸葛亮,其人若何?”

  这时,水镜才具体介绍孔明的情况,说:“孔明与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与徐元直四人皆密友。此四人务于精纯,唯孔明独观其大略。尝抱膝长吟,而指四人曰:‘公等仕进可到刺史、郡守。’众问孔明之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每常白比管仲、乐毅,其才不可量也。”

  这时,关云长就在旁边,他不同意水镜先生的话:“孔明白比此二人,毋乃太过?”

  水镜却笑着回答说:“以吾观之,不当比此二人,我欲另以二人比之。”

  关羽问是哪两个人。水镜说:“可比兴周800年之姜子牙,旺汉400年之张子房。”

  刘备与关羽都愣住了。

  水镜先生推荐孔明,上次是虚荐,这次是实荐,上次是抽象描绘其人,这次是具体介绍其本事。如此荐人,确是煞费苦心,足见其荐人之郑重。这就不能不引起刘备的重视,刘备后来“三顾草庐”,实起凶于水镜的郑重推荐。

  【故事感悟】

  荐贤也是一种艺术,如方法不对头,就达不到荐贤的目的。水镜荐孔明很耐人寻味,其荐贤之方甚妙:说是荐贤,又没有点明是谁;说是随便推荐,却是在力荐。

  【史海撷英】刘备怀仁

  刘备天生宅心仁厚,在外抵御贼寇,在内则乐善好施,即使是普通百姓,也都可以与他同席而坐。据说,郡民刘平不服从刘备的管理,唆使刺客前去暗杀刘备。而刘备却毫不知情,对刺客十分礼遇。刺客深受感动,不忍心杀害刘备,便说明实情离去。

  当时,黄巾军的余党管亥率军攻打北海,北海相孔融被大军围困,情势十分危急,因此派太史慈突围,向刘备求救。刘备惊讶地说:“北海相孔融居然还知道世上有我刘备!”于是立刻派三千名精兵随太史慈去北海救援孔融。黄巾军听说援军到了,都四散而逃,孔融由此而得以解围。水镜先生巧荐孔明

  【文苑拾萃】

  登主楼怀刘备悼跳楼同门

  佚名

  求田问舍唯堪笑,报国忘家烈可闻。

  不敢高声因百尺,虽居鄙地亦三分。

  孤楼一跃埋轻骨,明月岂能照使君?

  自诩艰难无匹敌,只缘身已过浮云。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中华文明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中国近代版图到底是清朝奠定的还
    儒家的悌道:兄友弟恭 笃爱意诚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