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孝义 > 慎终 > 正文

少数民族丧葬习俗|布依族

时间:2019-11-28 21:41     来源:中华丧葬     作者:李少林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俗灵房布依族为死者做的纸房。灵房系竹片与白纸扎成,高3尺、宽2尺,画成宫殿样,由死者后家送。送灵房时,其后家所在村,每家均出两三人随来,孝子到寨外跪接。

 

  俗灵房布依族为死者做的纸房。灵房系竹片与白纸扎成,高3尺、宽2尺,画成宫殿样,由死者后家送。送灵房时,其后家所在村,每家均出两三人随来,孝子到寨外跪接。几路祭客汇聚一起,沸沸腾腾几百人,人越多越觉体面。据说,灵房是死者在天堂的住房,有的在安葬时焚烧了让死者“带去”,有的则长年累月放于家中,时时敬供。

  落气钱死者刚咽气时烧的纸钱,叫“落气钱”。同时,还要把死者生前用的草垫抱到寨边三岔路口焚烧,一是消毒,二是报丧。其他民族亦有烧“落气钱”之俗,现今已少见。

  送夜宵当亲友们得知丧耗后,无论路程有多远,在停丧期的每一个晚上,都要送一包糯饭和一碗煎鸡蛋来奠祭死者,称之“送夜宵”。

  加祭加祭是布依族的一种祭奠仪式。这种仪式是在丧葬活动中,待吊丧的亲友散去后由死者的至亲来举行。届时要供上猪头、酒、芭蕉等物,请有才学的人作祭文,全体亲属解开孝帕,两端拖地,跪于灵前默哀,由识字能歌者在灵前唱“加祭歌”,直至祭完后跪者才能起来。

  开路继加祭仪式后举行的一项祭奠仪式,由魔师(男性巫师)主持。魔公要持“开路书”一直念唱到天亮出殡时。开路书的内容全足叙述死者生前事迹,并与死者“对话”,送他(她)上天。每送一程道出一个地名,这条送灵的路线对研究布依族祖先的来源与辽徙路线,有很高价值。仪式完毕后,敲儿下铜鼓,并在灵房上揭个洞,让死者的灵魂升天。

  偷猪是开路仪式中的一节。事前,丧家预备一头几斤重的小猪,装在麻袋之中,用棕绳捆住,挽死疙瘩,吊在灵前的粱上,离地4尺左右,丧家及其亲友家的妇女们手抹烟灰,拿着响蒿站在袋旁。待魔公念到“偷猪”一节时,大女婿前来解疙瘩取猪,妇女们就尽情地往他脸上抹灰,用响蒿抽他,直到绳头被解开。目的仅只为逗趣,增添一些闹剧色彩。也有机灵的女婿,事先备上小刀,买通魔公,到时使个眼色,突然地割断绳头,小猪也归其所有。若大女婿不在,其它女婿也可代取。

  上粮继“丹路”仪式历举行的一项祭奠仪式。死者所有的女婿,都须束为丈人或丈母“上粮”。“粮”以酒和钱代替,上得越多,死者在天上就越富裕。魔公念道:“上方(死者)开条子来啦,大姑爷须上三百五银子的粮”。人女婿便连忙道一番“旱涝无收”的话,递上一枚铡板或一杯酒。钱被魔公收得,洒便当场喝了,或者请其女婿代喝。

  装棺将死者装入灵柩之前,要请魔公用七枝茅草轻扫棺材,口中念咒道:“寿木寿木,死者老屋,死者要来住,邪恶赶快出。”扫完念毕,才收敛死者。三声铜鼓响后,亲人与死者遗体最后告别。封棺后,每天早、中、晚敲三次铜鼓,认为鼓声会传至天上,仙人得知后,就会下凡将死者接去。

  下塘将灵枢放于墓穴后举行的祭奠仪式。当棺木放正后,由长孝子领头,全体孝子孝孙把后襟卷为兜形,依次从灵枢脚端向头端爬去,帮忙的亲友就向兜中抛土,这是为死者“送土”。若某人在死者生前不孝,人们还会故意用泥土猛打其背,以示惩罚。

  绕棺布依族出殡途中的一项仪式。先在途中选好一个宽敞的坝子,用两根长凳支垫灵柩,由寨中有名望者扶孝子孝孙围灵柩绕三圈(第三圈向一二圈相反的方向绕),孝子孝孙才算与死者最后告别。仪式一完,孝子们就丢掉哭丧棒,解下腰带、白纸草鞋及头上的麻丝,包好拖地孝帕,撕去祭帐上的“奠”字及前后落款的字条。

  送火在死者安葬后第三天举行的一项祭奠仪式。民俗认为,死者刚到阴问安家,十分冷寂,孝子要在黄昏时用干草包些明火炭到墓地,为死者送火做伴。第一晚要送刭墓地,第二晚可送到离墓地2/3的路上,第三晚可到1/3的路程。少数民族丧葬习俗|布依族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穿越美的世界历程》新书发布会
     
     
     
    中国近代版图到底是清朝奠定的还
    常回家看看是爱的旋律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