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孝义 > 兄良弟悌 > 正文

孔明力荐庞统

时间:2019-11-29 20:13     来源: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     作者:于永玉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庞统(179—214),字士元,荆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官拜军师中郎将。才智与诸葛亮齐名,道号“凤雏”。在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被流矢击中去世,时年36岁。

 

  片言之赐,皆事师也。

  ——梁启超

  庞统(179—214),字士元,荆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官拜军师中郎将。才智与诸葛亮齐名,道号“凤雏”。在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被流矢击中去世,时年36岁。追赐关内侯,谥日靖侯。庞统死后,葬于落凤坡。

  水镜先生对孔明和庞统的评价是:“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可见庞统的才智与孔明不相上下。

  而孔明对庞统却毫无嫉妒之心,将庞统力荐刘备,并对他关怀备至。凤雏先生也的确是名不虚传,他一出场便与众不同:“欲破曹公,须用火攻。”这是孔明和周瑜不约而同的决策,但大江之上,一船着火,余船四散,要尽烧敌船,也是难事。

  庞统却巧妙借助蒋干的引进,连夜去见曹操,献上连环计,使曹军战船被烧个精光。庞统的“连环计”,可与孔明的“借东风”媲美。

  庞统虽立下大功,却不为东吴所用。

  后来,孔明来柴桑口吊丧后,向鲁肃辞回。刚要下船时,只见江边有个人道袍竹冠,皂绦素履,一手揪住孔明大笑着说:“你气死周郎,却又来这里吊孝,难道是欺负东吴没人吗!”

  孔明急视其人,正是凤雏先生庞统。孔明也大笑,两人携手登船,各诉心事。原来两人是多年老朋友。孔明便留下一封书信给庞统,说:“我料到孙仲谋肯定不会重用你。稍有不如意,你可以来荆州与我共同辅佐刘玄德。这个人宽仁厚德,一定不会辜负你的平生所学。”庞统果然如孔明所言,去了刘备那里。

  刚开始,刘备也以貌取人,不肯重用庞统,后来张飞去了解后,才知道庞统的才华,便回报刘备。这时,正好按察四郡回来的孔明又力赞庞统之才,指出:“士元(庞统的字)非百里之才,胸中所学,胜亮十倍。”刘备遂拜庞统为副军师中郎将,与孔明共商方略。

  后来,庞统跟随孔明取西川,孔明致书刘备借星异告诫切宜谨慎。

  刘备根据孔明的嘱托,要庞统还守涪关。庞统大笑说:“主公被孔明所惑矣!彼不欲令统独成大功,故作此言以疑主公之心。”

  庞统因急于立功,未摸清敌情便与刘备分路进兵,终于在落凤坡死于敌人乱箭之下。孔明得知庞统身亡,为“吾主丧一臂”而放声大哭。

  【故事感悟】

  凡与己齐名的,荐之不易。战国时,庞涓与孙膑俱学兵法于鬼谷子,孙膑学优于庞涓。涓为魏将,嫉膑之能,伪介于魏而削其足。齐国淳于髡出使魏国,乃得载膑归,威王以为师。魏伐齐,膑设计困涓,涓智穷自刎。庞涓嫉贤妒能,害人终反害己。孔明与庞涓恰恰相反。孔明爱惜庞统,庞统却错怪孔明,一是丞相之腹,一是谋士之疑,其差别如此。而孔明痛哭庞统,足见其爱才惜贤之心。

  【史海撷英】庞统识人

  吴国大将周瑜帮助刘备攻取荆州后,兼任南郡太守,此时,庞统仍担任功曹。周瑜去世后,庞统到吴国送葬。吴国很多人都听说过庞统的大名,因此当他要返回荆州时,很多知名人士都齐会昌门,为他送行。庞统又开始品评人物,他说:“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之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接着,他又对全琮说:“卿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虽智力不多,亦一时之佳也。”陆绩、顾劭对庞统说:“使天下太平,当与卿共料四海之士。”于是,庞统与他们结交而归。

  后来有人问庞统:“您看,陆绩比顾劭好吗?”庞统说:“驽马虽精良,但乘坐的只是一人罢了。驽牛一天走三十里,所负载可不是一个人的重量呀!”据说,顾劭曾去见庞统,两人一起高谈阔论。顾劭问庞统说:“您有善于知人之名,你说说,我和您相比,谁更出色一些?”庞统说:“讲到陶冶世俗,甄综人物,我比不上您;但是,如果论帝王之秘策,揽倚伏之要最,我可就比您强一点了。”顾劭认为庞统的话有道理,把他引为知己。孔明力荐庞统

  【文苑拾萃】

  鹿头山·过庞士元墓

  宋·陆游

  士元死千载,凄恻过遗祠。

  海内常难合,天心岂易知。

  英雄千古恨,父老岁时思。

  苍藓无情极,秋来满断碑。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中华文明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中国近代版图到底是清朝奠定的还
    儒家的悌道:兄友弟恭 笃爱意诚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