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孝义 > 慎终 > 正文

火葬的坎坷历程丨火葬礼仪与火葬墓

时间:2019-11-28 21:09     来源:《丧葬史话》     作者:张捷夫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火葬作为一种重要而又广泛流行的葬法,并不是说人死以后,将尸体一烧了之。历史上的火葬和土葬一样,也有各种礼仪。不过,火葬的礼仪,通常要比土葬的礼仪简单得多。

 

  火葬作为一种重要而又广泛流行的葬法,并不是说人死以后,将尸体一烧了之。历史上的火葬和土葬一样,也有各种礼仪。不过,火葬的礼仪,通常要比土葬的礼仪简单得多。仪式的繁简,一般是根据死者的身份、地位和财产状况而定。不同地区之间,也有很大差异。由于火葬受佛教的影响较大,所以火葬的各种礼仪,多带有佛家丧俗的色彩。

  凡实行火葬的,绝大多数不用棺材,而是将尸体直接放在柴堆之上,点火焚烧。但也有使用棺材的,先将尸体装入棺材内,然后将棺材一起焚烧。熊梦祥的《析津志》一书记载:买到棺材后,不抬入丧家,而停放在丧家门外屋檐下。一两天以后,将尸体抬出,在檐下入棺。然后将棺柩抬上丧车,由孝子亲属扶车护送到寺院中。焚尸时,孝子亲属在寺中稍坐,由专门负责焚尸的“丧夫”焚烧。马可·波罗在中国旅行时所见到的,也是先备棺成殓,然后运往火化之地,将棺柩和明器一起焚烧。1977年在黑龙江发现的一些金代火葬墓,葬法很特殊。8座火葬墓中,有6座用了大型木棺。木棺长三四米,宽、高各两米以上。葬法是先将尸体火化,将骨灰和各种陪葬物品装入木棺内。木棺放入墓坑后,再将木棺焚烧。

  在停尸期间,一般也有奠祭、吊丧等礼仪。但最重要的是要请和尚念经,为死者消灾祈福。念经人数,少则数人,多至数十人、甚至上百人不等,主要是根据丧家的经济条件而定。

  火葬不需要像土葬那样卜择所谓风水宝地,但要卜择火化日期。为等待吉日,停尸时间不等,有的竟长达半年之久。治丧设乐鼓吹,是儒家丧礼中最忌讳的,但火葬却不同,一般都设乐鼓吹。停尸期间,奠祭、吊丧时要击鼓奏乐;将尸体运往火化场时,要有鼓乐伴送;焚尸时,乐鼓齐鸣,表示为死者的灵魂送行。

  焚尸地点,各地都有固定的场所,一般都在离居住区较远的地方。寺院也往往是焚尸场所。南宋时,吴县城外通济寺内有“火化亭”10间,“合城愚民,悉为所诱”。

  尸体火化以后,对骨灰的处理,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将骨灰直接投入江河或撒在荒野,也有放入“潵(音sǎ)骨池”内的。潵骨池就是一个人工挖凿的水塘,多由寺院经理。尸体火化以后,不分男女,骨灰都投进水塘内。待水塘填满以后,由僧人在夜间挖出,丢弃到荒野。《水浒传》第二十六回写的武大郎死后焚尸,就属于这种情况。书中写道:“武大郎被其妻与奸夫西门庆合谋毒死以后,焚尸时,团头何九叔拣两块残骨拿去潵骨池内只一浸,看那骨头酥黑,判定武大郎是被毒死的,便把骨收藏起来,日后成为破案的证据。”将骨灰投入水中或丢弃荒野,自然就没有坟墓,以后一般不再有各种形式的祭祀仪式。如要祭祀,也只能在荒野或水边进行。如罗大经《鹤林玉露》一书记载:“京丞相仲远,豫章人也,崛起寒微,祖、父皆火化,无坟墓。每逢寒食,则野祭而已。”二是将骨灰收贮埋葬。既然埋葬,就要有葬具,并多留有坟墓,这种骨灰墓,在我国各地有大量发现,可以清楚地了解骨灰葬的情况。

  在已发掘的大量火葬墓中,几乎全有葬具,绝大多数是陶罐、瓷罐,也有不少石棺与陶棺,还有极个别的用铜棺或银棺。一般说来,身份地位高和经济条件比较宽裕的人,多用石棺、陶棺;一般贫苦百姓多用陶罐、瓷罐。

  石棺主要流行于北方。近几十年来,在东北的沈阳、辽阳和北京等地多有发现。这些石棺,通常是仿木棺形体,由6块带铆的石板构成,也有用一整块石头挖凿而成的。1949年在沈阳小西门发现的李进墓,石棺长1.4米,宽、高各0.7米。棺外四面都有精细的浮雕:前面刻“朱雀”,后面刻“玄武”,左面刻“青龙”,右面刻“白虎”,各托以云雾、莲实花纹,前端还刻有铭文。1955年在辽阳大林子村发现的一座火葬墓,石棺的棺盖和棺身都是用一整块巨石凿成,上下扣合。棺盖里面和棺身上面的中心,都凿有一个直径约3厘米、深12厘米的互相对称的圆窠,窠内放有盛骨灰的青瓷罐。棺身和棺盖作“子母口”,盖合极为严密。1972年在北京南郊小红门发现的一座火葬墓,内有两具石棺,大小相同,也是用整块青石凿成。棺长1.3米、宽0.8米、高0.82米。墓主是元代初年辅佐忽必烈的重臣张弘纲夫妇。1956年在山西大同发现的8座辽金时期的火葬墓,都用石棺,大多长六七十厘米,宽、高四五十厘米,盖上多有铭文。

  陶棺也是比较讲究的一种骨灰葬具,主要流行于南方。迄今所发现的陶棺,以1973年在四川乐山发现的五代时期的一具彩陶棺规格最高。这具陶棺为黄、绿、褐三彩琉璃陶,分棺座、棺身两部分,制作和雕刻非常精致。棺长81.5厘米,前端高40.5厘米,后端高24厘米;棺座前宽29厘米,后宽25厘米;棺身前宽27厘米,后宽18厘米。棺身放在棺座上。棺座上刻有莲瓣花纹,棺身两侧下部各有3个壶门,壶门上各有1个兽头装饰;兽头上边,各刻有“青龙”、“白虎”。棺盖上面也雕刻莲瓣花纹,前部左右配日、月,日里有“金乌”,月里有“玉兔”,与汉代画像墓的天象图相似。棺的前端为门楼造型,门楼两侧雕刻女子像。棺的正面为殿堂形状,耸立在两层台基之上,飞檐翘角。台基上立有4根檐柱,将殿堂分成3间。中心间两侧的檐柱上有斗拱,装饰得均匀灵巧。整具陶棺比例匀称,高低适度,显得庄严典雅。

  宋元时期的陶棺制作简单粗糙。1956年在福州市发现的两具北宋陶棺,形状为一头上翘,棺底为“工”字形座,棺外四周刻有壶门式图案,涂绿色或白、红色。

  陶罐和瓷罐是火葬使用最多的葬具,在全国各地普遍流行。这种陶罐和瓷罐,大小没有统一规定,形状一般是小口大腹,平底。有的肩上带有双耳或四耳。口上用瓷碗、青砖或专门制作的圆盖覆盖。也有使用双罐或双坛的,就是在装有骨灰的小罐、坛外面,再套一个较大的罐、坛。这种双罐、双坛的丧葬法,类似土葬用的棺、椁,主要流行于福建。1958年在厦门出土的北宋时期的一对骨灰套坛,最有代表性。两个坛子上均有鲜绿色釉,大的高88.7厘米、口径37厘米、底径24厘米,腰部鼓出,刻有庙宇图案花纹;小的高41.5厘米、口径18.5厘米、底径16厘米,腰部刻有波浪形图案,制作极为精细。

  在云南昆明、大理、丽江等火葬流行的地区,骨灰罐制作也很精致,腹部多有凸起的十二生肖图。罐内的骨灰渣上,往往贴有赤金片子,并用朱砂画上所谓能驱使鬼神的符箓。

  火葬墓多种多样,但绝大多数是小型土坑墓。就是挖一个小土坑,将骨灰罐浅埋,有的筑坟,有的不筑坟。使用这种埋法的,自然是一般平民百姓,以山西、河南等地最为流行。但也有不少用砖室墓的。就目前所见,砖室墓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大型砖室墓,所谓大型,是相比较而言,它比土葬大型砖室墓规模要小得多了。这种大型火葬砖室墓,主要流行于北方,东北和北京地区最多。1971年在辽宁建昌发掘的一座金代火葬砖室墓,由墓道、墓门、甬道、左右耳室和主室6个部分组成。左右两个耳室为椭圆形。主室为六角形,东西对角线长3.8米,南北宽3.1米,墓墙用青灰色大块方砖砌成,墓底也铺有两层方砖。大型火葬砖室墓在南方也有发现,但为数很少。规模最大的是1974年在福建泉州发掘的一座宋代火葬墓,长8米,宽7米。墓室内放陶椁一具,椁底下面铺垫铜钱。椁中放陶制圆圈,圈上放青瓷骨灰罐一个。

  第二类是小型砖室墓,在全国各地普遍流行,福建、四川等地最多。墓的长、宽、高一般在1米左右。使用这种小型砖室墓的,大多是一般平民百姓,但也有地位较高的,如“皇叔祖少师和义郡王”赵士珸之妻蔡氏的骨灰墓,长、宽都不足2米。在福建南安发现的元代提领潘八的骨灰墓,虽有两墓并列,但总宽度仅1.8米,进深0.7米。

  第三类是简易砖室墓,这种砖室墓基本上是象征性的,非常简陋,一般都是用几块方砖围拼而成。在四川官渠埝发现的宋代骨灰墓,有许多就属于这种类型,长、宽、高各数十厘米。1962年在上海发现的一座宋代简易型火葬砖室墓,是用5块小砖铺底,上面再用楔形砖围砌成多面筒状墓室。

  火葬墓的陪葬物品与土葬墓不同。因为有些陪葬物品在焚尸时已经和尸体一起烧掉了,墓中所见到的,只能是一些不易燃烧的东西。所以,品种和数量都不能与土葬墓相比。当然也有火葬本身就比土葬节俭的原因。从考古发掘的资料来看,大量的土坑墓和简易型砖室墓基本上没有陪葬物品,即使有,也不过一两件碗盆之类的日用器皿。小型砖室墓大多数有陪葬物品,通常有陶、瓷器皿数件,多的也不过数十件。川西的宋代小型砖室墓,除陶瓷器皿外,有的还有陶俑、陶兽等明器;福建的小型砖室墓,则多有瓷器和石俑。1959年在福建闽清发掘的一座宋代小型火葬砖室墓,陪葬物品除青瓷缸3件外,还有石俑25个。那些大型火葬墓的陪葬物品则较为丰厚,通常为数十件,多的甚至数百件,除陶瓷制品外,还有铜器、金银器、漆器和钱币等。大同西郊的一座金代火葬墓的陪葬物品,除各种木制家具模型、漆器、瓷器50多件以外,还有一件漂亮的,绣有100多只云鹤的大鹤氅。火葬的坎坷历程丨火葬礼仪与火葬墓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穿越美的世界历程》新书发布会
     
     
     
    中国近代版图到底是清朝奠定的还
    常回家看看是爱的旋律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