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孝义 > 慎终 > 正文

火葬的坎坷历程丨火葬的流行

时间:2019-11-28 21:08     来源:《丧葬史话》     作者:张捷夫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宋元时期,我国的丧葬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北方到南方,火葬普遍流行起来。其原因有二:一是佛教的影响,二是土地占有关系的变化。

 

  宋元时期,我国的丧葬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北方到南方,火葬普遍流行起来。其原因有二:一是佛教的影响,二是土地占有关系的变化。

  佛教传入我国的时间虽然较早,但火葬流传艰难曲折,多次被封建统治者冷落,甚至被禁止。魏晋隋唐时期,佛教虽然有时较为流行,但其影响尚未完全深入到我国传统的礼乐制度中。五代后期,周世宗柴荣嫌寺院浮华奢侈,甚至下令废除寺院,禁止人们出家为僧,并将大量铜佛、铜磬熔化铸钱,使佛教再次受到沉重打击。但到北宋时,佛教得以转机,开始活跃起来。宋太祖赵匡胤崇信佛教,提倡修复寺庙,铸造佛像,并派遣100多人去印度求法,印刷《大藏经》。宋太宗赵光义特设译经院,翻译佛经,并大量修建寺庙,当时出家为僧者达17万多人。真宗赵恒时,全国僧尼达46万人。而且,宋代佛教的盛行,和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不同,它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传统的儒家丧礼也受到极大冲击。人们对佛家所提倡的火葬,不再像以前那样认为是不孝、是奇耻大辱,而逐渐习以为常。

  除佛教提倡火葬外,道教也提倡火葬。元祐初年,建州浦城人周史卿去京城赶考,途中遇见一道士劝他说赶考求功名,不如回家修道成仙,周史卿便半路返回,与妻子一同进山炼丹修道20年。周史卿死后,他的一位朋友劝周的妻子说:学道之人把形体看作粪土,既然已死,还有什么吝惜的呢!周妻便将尸体火化。佛道两教在宋代享有同等特权,对民间信仰占有支配地位。而两教都把人的形体看作粪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给火葬的流行扫除了心理上的障碍。

  第二个原因是土地占有关系的变化。土地占有关系是历史上最重要的经济关系,它不仅决定人们生前的生活和社会地位,而且直接影响到对人死后的处置。土地兼并现象在唐代后期就已相当严重。五代十国时,军阀豪强更大肆掠夺土地,使无地农民大大增加。宋代,土地进一步集中,佃户队伍进一步扩大。赵匡胤取得政权后,对众多的功臣、亲族、官僚等,都赐给大量土地。而皇室、贵族、官僚又不断把土地赠给寺院、道观,使僧道的土地占有量与日俱增。南宋时,土地兼并比北宋更为严重,统治者把因战争而离开家园之农民的土地没收,作为“官田”,同时,又把这些所谓“官田”的一部分,作为“赐田”分赏给皇亲国戚、文臣武将,有时还把官田廉价卖给豪强地主,从而造成土地的高度集中。由于土地大量集中到少数官僚、地主、僧道手中,广大农民不断失去土地,沦为佃户。北宋时,全国有一半以上的农民沦为佃户;南宋时,佃户几乎占全国总户数的2/3。这些无立锥之地的广大佃户,死后无地埋葬,便往往将尸体焚烧。即使有少量土地,为糊口也往往“惜地不葬其亲”,不舍得用来作坟地。

  由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火葬作为一种简单易行的葬制,便很快盛行起来。据文献记载,北宋时期,河东(泛指今山西)、汴京(今河南开封)和湖北等地,是火葬最为流行的地区。文献中说:河东地少人多,遇有丧事,即使是父母至亲,也都实行焚尸,取骨灰寄在寺庙中,天长日久,丢弃了事,“习以为俗”。又说:从五代以来,都城汴京“遵用夷法,率多火葬”;“楚俗死者,焚而委其骨于野”。但从考古发掘资料来看,除上述地区外,河北、河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等许多地区,都曾流行火葬。近几十年来,在这些地区发现了大量北宋时期的火葬墓,尤其四川的绵竹、成都等地更多。1952年在绵竹县泥金寺旁的稻田里,发现了大量骨灰罐和志砖,上面都有编号。如有一块志砖上刻着:“浴室院,熙宁八年五月内寄骸骨,不知姓名,崇宁三年十二月七日葬,甲字第三十八号。”这是焚尸以后,把骨灰罐寄存在寺院里,可能因为寄存的骨灰罐逐年增多,寺院存放不下,由寺院埋葬的。从骨灰罐有编号来看,当时寄存在寺院中的骨灰罐是很多的。此时,北方的辽国盛行火葬,北京、辽宁等地发现了更多的火葬墓。

  南宋时期,不仅金人统治的北方实行火葬,南宋统治的地区也普遍流行火葬,江苏、浙江、福建、四川等地更为流行。而且,实行火葬的,并不完全是因为家境贫穷,无地埋葬,就是富有人家,也多实行火葬。这从考古发掘中看得很清楚。许多火葬墓修建得非常讲究,不仅装骨灰的石棺、陶棺雕刻精细,而且还有比较多的陪丧物品。1959年在福建闽清发掘的一座火葬墓,用陶棺装骨灰,陪葬物品有铜像1尊、石俑1件、带盖青瓷缸3件。1973年在福建南安发掘的一座火葬墓,从墓志铭得知,死者是皇叔祖、少师、和义郡王赵士珸妻蔡氏。蔡氏曾因儿子身居高官被封为恭人。如此身份的人使用火葬,当然不是因为无地埋葬,而是风俗所致。

  元朝取代南宋后,火葬流行更广。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所到之处,如西北的敦煌、宁夏,四川的宁远,河北的正定,河南的商丘,山东的兖州,江苏的宿迁、淮安,浙江的杭州等地,都亲眼看到了火葬的场面。一些大中城市,如北京、苏州、杭州、福州、厦门、广州等地,火葬就更为盛行。

  火葬的流行,自然对儒家“入土为安”的传统丧礼是一个严重挑战,以致引起历代统治者和士大夫的恐慌和不安。他们纷纷指责火葬是“夷法”、“违反孝道”、“伤风败俗”。例如宋代著名理学家程颐就曾说,古人之法,只有犯重大罪行的人才焚尸,而今竟以焚尸为礼,虽孝子贤孙也如此认为,“岂不哀哉?”甚至连著名改革家王安石也认为火葬是“大逆不道”,哀叹“先王之道难行也”!更有一些文臣儒生,到处呼号,请求朝廷发布命令,禁止火葬。最高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秩序,便三令五申,予以禁止。北宋建隆三年(962年),宋太祖赵匡胤就曾为此颁布诏令,大意是:人死后,用棺椁埋葬,筑坟植树,是为了厚人伦,行孝道。人们学习夷法,多行火葬,有违古礼,应予禁止。规定除僧人、蕃人可依旧俗实行火葬外,其他人一律不准用火葬,如有违犯,严加治罪。宋律规定:一般焚尸者,处以三年徒刑;子孙对父母、祖父母,奴婢对主人实行焚尸者,处以绞刑。元朝统治者推行汉化政策,学习儒家礼仪,也禁止焚尸。规定除从军应役之人和远方客旅,以及色目人可依本俗允许火葬外,其他人不许火葬。

  但是,宋元时期,朝廷禁止火葬的谕令简直如同一张废纸,不起什么作用。而且,朝廷大臣中,也有人对禁止火葬持不同意见。如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户部侍郎蔡薿曾上疏说:江浙等地的风俗,治丧破费很大,必须有多年的积蓄,才能办理丧事。广大贫苦人家,治丧唯求俭约,所以,都认为火葬方便。火葬已成风俗,势难一下子革除。他建议,除富豪士族等有钱人不许火葬外,贫苦百姓和客居远方的人,若有死亡,宜听其自便。宋高宗采纳了他的意见,所以,直到元朝灭亡,火葬在全国各地一直普遍流行。

  但到明代,情况就不同了。明太祖朱元璋崇尚儒学,而且执法严厉,令出必行。洪武三年(1370年),他下令禁止火葬。说古代圣王治天下,有掩埋尸骨之令,施恩至于朽骨;而近世学习胡人之法,死后焚尸,把骨灰投入水中,如此伤风败俗,必须严加禁止。为了能有效地禁止火葬的流行,他还采取了相应措施,命令各地方官府,拨出空闲之地,设立义冢,供贫穷无地的人死后埋葬;出游远方死后无力归葬的,也不准火化,由官府酌量供给钱财,帮助归葬故里。他还把禁止火葬的诏令写进《大明律》,以法律手段强制推行,违犯者严惩。各地官吏也不敢怠慢,纷纷拨地设立义冢。在这种情况下,宋元以来普遍流行的火葬骤然减少。因此,在考古发掘中,明代火葬墓见到的很少。

  尽管明代禁止火葬的法令严厉,实行火葬的逐渐减少,但也并未完全禁绝。且不说边远地区有些少数民族依然遵照旧俗,实行火葬,就是内地,特别是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苏杭地区,也仍然流行火葬。无论是贫苦农民,还是家累千金的富有之家,死后“委之烈炬以为常”。所以有人说:火葬屡禁不止,“盖其俗自古而然矣”。这就是说,江南很早以来就流行火葬,风俗难改。明弘治年间,苏州知府曹凤为禁止火葬,在苏州城六门之外各设义冢,每处占地百余亩。“而民狃(音niǔ,意为因袭)于故习,犹自若也”,依旧实行火葬。东北地区更是如此,1975年在辽宁鞍山发掘的明代东北地方高级军官崔源的墓葬,墓中除他本人的骨架外,还有他妻子的骨灰罐。这说明,崔源是朝廷的命官,后人不敢违抗朝廷的禁令,但对他的妻子则不遵守禁令,仍实行火葬。

  清朝发迹于东北,而东北自古以来流行火葬。努尔哈赤建立政权后,实行兵民一体的八旗制度,所有的人都被编入八旗之内,平时耕猎为民,战时披甲为兵。正是这种征战生活的需要,清军入关前普遍实行火葬,而且丧事非常简单。通常在死后第2天就将尸体焚化,3天后便除服。不仅一般旗人死后用火葬,贵族也用火葬,就连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死后,也是将尸体火化,将骨灰装入罐中埋葬的。清军入关后,虽然大力推行汉化政策,学习汉人的礼俗,但仍有许多人依照旧俗,死后火葬,其中包括顺治皇帝福临、摄政王多尔衮、亲王多铎等帝王贵族。直到乾隆年间,乾隆皇帝才正式发布诏令,禁止火葬。不过,他的诏令比明太祖朱元璋的诏令口气大为缓和。他说:本朝发迹关东,因打仗而迁徙无常,遇到父母之丧,丢弃不管于心不忍,所以使用火葬,将骨灰随身携带,以遂不忍分离之愿,这是时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而今天下太平,送死最为大事,怎能不因时而易,痛自猛醒呢?怎能固守旧俗呢?他规定:除远离家乡、客死在外的贫穷之人无力扶柩回里,不得已携骨灰归葬的以外,其他人一概不许用火葬。如有违犯,除当事人按律治罪外,族长及佐领隐匿不报者也一并给以处分。

  尽管统治者三番五次地发布禁令,但火葬作为一种古老、文明、简便的葬俗,仍然不能完全禁止。明清时期,在封建统治者的高压政策下,火葬虽然比宋元时期大大减少,但仍然在悄悄地流行,和“入土为安”的传统葬俗相辅相成,并行不悖,代表了中国葬俗的变化趋势。火葬的坎坷历程丨火葬的流行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穿越美的世界历程》新书发布会
     
     
     
    中国近代版图到底是清朝奠定的还
    常回家看看是爱的旋律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