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孝义 > 慎终 > 正文

厚葬风气再起的唐代丧葬丨无约束的帝王丧葬

时间:2019-11-28 22:06     来源:《丧葬史话》     作者:张捷夫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唐代帝王生前多谈薄葬。太宗李世民说“因山为陵,容棺而已”;高宗李治说“陵园制度,务从节俭”;懿宗李漼说“山陵制度,切在节约,并不得以金银锦绣文饰葬具”,等等。

 

  唐代帝王生前多谈薄葬。太宗李世民说“因山为陵,容棺而已”;高宗李治说“陵园制度,务从节俭”;懿宗李漼说“山陵制度,切在节约,并不得以金银锦绣文饰葬具”,等等。其实,他们多言行不一。在唐朝,除安史之乱以后,由于国力衰败,危机四伏,治丧的铺张浪费不得已有所收敛外,基本上是实行厚葬。这主要表现在陵寝制度方面。

  唐代虽沿袭南朝(宋、齐、梁、陈)的办法,在山麓凿石为墓,不起坟丘,但墓葬规格,尤其是墓上的建筑设施,都是南朝所不能相比的。唐代的陵寝制度始于太宗时期。贞观十八年(644年),李世民在今陕西礼泉县九嵕山开始为自己营建寿陵,即昭陵。墓室在南麓山腰穿凿而成。从埏(音shān)道口至墓室深250米,前后共有5道石门。墓室里“闲丽不异人间”。东西厢房列置许多石函,内藏随葬物品。昭陵的地面建筑现在虽然不存在了,但从其遗址和有关记载,也可知道规模是相当宏伟的。陵墓周围有方形墙垣,据测量,墙垣东西237米、南北334米,墙基厚约3.5米。墙垣每边中部有门,南门叫“朱雀门”,北门叫“玄武门”,东门叫“青龙门”,西门叫“白虎门”。墙垣四角还建有警卫的角楼。陵墓位于墙垣内的西北部,墓门顶上建有游殿,是供墓主灵魂游乐用的;北面有祭坛,经对遗址的测量,祭坛东西长53.5米、南北长86.5米;南面有献殿,是供上陵朝拜等重要典礼用的;西南面有下宫(也称寝宫),是供墓主灵魂饮食起居的地方。宫人及留守官吏也住在这里,房舍很多。各种建筑形成一个非常宏伟的殿宇楼阁群体。

  唐太宗生前知人善任,有大批出色的文武官吏辅佐他。为施恩于这些有功绩的官吏,他曾再三谕令,允许这些人死后陪葬昭陵。所以,昭陵的陪葬墓,是历代帝王陵中数量最多的。据昭陵文物管理所调查,共发现陪葬墓167座,其中除皇子、公主、妃嫔的墓葬外,绝大多数是开国功臣及其他上层人物的墓葬。

  唐太宗还非常重视发展同各少数民族的关系。他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凡依附唐王朝的各族首领,多加封都督、刺史官衔,还有不少人在朝廷担任官职。这种各民族和睦相处的关系,在昭陵也有充分体现。昭陵不仅有贞观时期10多个少数民族首领的巨大石刻像,还有少数民族将领的陪葬墓。如果把所有的陪葬墓都包括在内,昭陵陵园周围60里,占地面积30万亩。这在世界古代陵园中也是少见的。

  唐太宗以后诸帝的陵墓,除敬宗李湛的庄陵、武宗李炎的端陵、僖宗李儇的靖陵是建在平地上之外,其他均按昭陵的格局,凿山为墓。墓门与墓道全用石板土封闭,外加铁水浇注,非常坚固。如高宗的乾陵,隧道长65米。墓门及隧道用2500多块巨型石条砌成,共砌42层。各石条之间,先用铁丝栏腰嵌住,再用铁水浇灌。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死后,作为高宗皇后,理应合葬乾陵,但高宗先死,陵墓已封多年,坚固难摧,故一些大臣以此反对,说开墓等于凿墓,于死者不敬。

  乾陵不仅建造坚固,更以其高大精美的石刻闻名于世。石刻集中分布在陵园内城四门之外,尤其以南门“朱雀门”外最多。门前道路两侧,自南而北依次有:华表1对,高8米;飞马1对,高3.17米;朱雀1对,高1.8米;石马5对,高1.8米;牵马石人6个;石人像10对,高4.1米;述圣纪碑高6.3米,无字碑高6.3米,分立左右;石人像60个,左边31个,右边29个,一般高1.6米,人像背部均刻有姓名,至今还有不少可清楚地辨认。这些人都是当时少数民族首领,据说是为高宗送葬的人。人像群北面,还有大石狮1对,高3.35米,石狮背后又有石人1对。在其他3门门外,也有石狮、石马,大小和朱雀门外的相同。

  皇帝陵墓是如此宏伟奢华,那么王公贵族的陵墓情况又如何呢?在迄今已发掘的数千座唐代墓葬中,有不少是皇室成员与贵族官僚的墓葬,其中有装饰讲究的壁画墓20多座。这类墓葬大多设有陵园,墓前建有阙楼,阙前列石人、石兽、华表等,规模较大。如长乐公主墓有三道石门,规格仅次于皇帝陵墓。

  壁画墓大多是有前后室的砖室墓,壁画精美。壁画题材既有庄园生活场面,也有人物群像和神兽。淮安郡王李寿的墓葬,是唐代壁画墓中时间最早的(贞观四年)。墓道两侧绘的是出猎图和骑马出行图;两过洞上方绘的是楼层,侧壁与天井绘的是仪仗、列戟(古代兵器)、男女侍从以及庄园的生产、生活场面;墓室壁上绘的是乐舞、马厩等内容。中期的壁画有所变化,以加绘栏额及廊柱代替早期的以庭院作背景。栏额和廊柱作为廊式建筑的象征,将壁画分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画面。如懿德太子墓,墓道两侧绘仪仗、青龙白虎、阙楼城垣;过洞、天井、甬道、前室绘列戟、男侍、宫女;后室绘伎乐、奉供、天象。墓道两侧的仪仗图,威武壮观,颇有大驾卤簿的气派。不过,这种豪华的壁画墓,主要流行在唐代前期和中期,安史之乱以后就很少见了。

  贵族官僚墓葬,有的虽不带壁画,但却在其他方面下工夫。如1958年在西安发掘的玄宗时宦官杨思勖(音xù)的墓葬,就别有特色。其墓室仅抹一层白灰,未加任何彩绘,但葬具却非常豪华奢侈。该葬具是一座体积巨大的宫殿式雕刻石椁,长3.52米,宽2.28米,高1.94米,由18块石板和8根石柱构成。石椁的外观,为面阔3间的殿堂形状,整体刻有浮雕。正面中心刻有关闭着的两扇大门,每扇门上刻有梅花形的门钉4排,每排7颗,两扇门共刻56颗。两门中间刻一把大锁,将门锁住。门的两侧刻有6厘米宽的门框,上有门额,下有门槛,都刻有花纹。两门框中部,各刻一只小鸟,隔门相对。两侧间正中,各刻直棂窗一扇,每扇直棂19根,窗框、窗额、窗槛均刻花纹。窗槛下面刻有两只相对而立的狮子。石椁正面的4根方柱凸出墙外,上面所刻奇禽怪兽,有的像虎,有的像鸳鸯,有的像狮子。石椁的其他3个壁面,也都刻有门窗和纹饰。椁盖为殿堂顶,浮雕瓦垅。另外,在石椁内壁两侧间正中,还各刻有一男性侍从像,相对而立。这种体积庞大、雕刻精美的石椁,是历代所仅见的。厚葬风气再起的唐代丧葬丨无约束的帝王丧葬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穿越美的世界历程》新书发布会
     
     
     
    中国近代版图到底是清朝奠定的还
    常回家看看是爱的旋律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