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孝义 > 慎终 > 正文

先秦儒家的丧葬思想丨孔子的“孝道”与“仁爱”思想

时间:2019-11-28 21:58     来源:《丧葬史话》     作者:张捷夫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的先祖本是宋国的贵族,到孔丘的时候,家境已经没落了。他自己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意思是他从小家境贫寒,所以能做各种粗俗低下的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的先祖本是宋国的贵族,到孔丘的时候,家境已经没落了。他自己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意思是他从小家境贫寒,所以能做各种粗俗低下的事。

  孔子对丧葬礼仪较为熟悉。面对历史大变革所带来的“礼崩乐坏”局面,他极力提倡“复礼”,即恢复西周时的礼仪。不过,他的“复礼”思想,并不是简单地回到西周,而是在坚持周礼基本精神的基础上,着重突出“孝道”与“仁爱”思想。他认为,君王如果能厚待自己的亲族,老百姓就会自然按仁义的要求行事了。他提议,子弟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顺从兄长,为人要谨慎而守信用,对人友爱相处,尤其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当其弟子子路问他怎样事奉鬼神时,他回答说:不能事奉好活人,怎么能谈得上事奉鬼神呢?子路又问他怎样对待死,他反诘道:不知道活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的道理呢?

  孔子认为孝道在人们的道德修养中是头等重要的,而孝道的标准是“礼”,以礼制促进孝行,孝行不能违反礼。当鲁国大夫孟懿子问他怎样行孝时,他回答:“无违”。也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他强调无论是生前奉养,还是死后送终,只要按礼的要求办事,就是行孝。

  孔子同时又提出,孝道“为仁之本”,只有尽心行孝,才能广施以仁。“仁”在孔子的思想中就是“爱人”,就是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关怀。而“仁”的标准也是“礼”,只有按礼的要求办事,才能称得上“为仁”。所以,在孔子看来,礼是最重要的,“不学礼,无以立”。

  礼是什么?据《说文解字》说,原意是“敬神求福”,反映了人与神的关系,后来与神权政治相结合,发展为贵族等级制度的亲疏、尊卑、贵贱、上下的严格划分,是维护社会秩序的礼节仪式和道德规范。礼的内容很广,而丧礼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于丧礼,孔子主要强调:

  (1)治丧以哀为主。孔子主张以礼治丧,重点是强调哀。认为料理父母的丧事,只要能做到悲哀就可以了。当有人向他请教丧礼时,他认为:丧事,与其仪式周到,不如心里真正悲哀。他甚至认为哀比礼更重要,说:“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不如礼不足而哀有余。”这里所说的礼,是指办理丧事的一系列仪式。如果治丧没有悲哀,仪式办得再周到,也是不合于礼的。

  (2)主张俭葬。孔子主张治丧要量力而行,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权宜行事,不算非礼。孔子反对埋葬时陪葬珍贵器物,主张使用专门为陪葬而制作的明器。认为明器是神明之器,既能表示对死者的恭敬,又不致破费太大。他参加鲁国人季氏丧礼,听说要把美玉装入棺内陪葬时,竟不顾宾客之礼,闯到前面加以劝阻。

  孔子不仅反对用人殉葬,而且也痛恨用俑(用木头、泥土制成的人像)殉葬。他骂开始用俑殉葬的人会断子绝孙。

  (3)提倡三年丧。父母死后,儿女要居丧守孝三年,相传始于尧、舜时期。西周时并不流行。孔子从孝道、仁爱思想出发,对此加以大力提倡。当弟子宰我问:子女为父母守孝三年,时间是否太长了?孔子解释说:小孩子出生以后,要在父母的怀抱里才能生存,三年以后,才可以离开父母的怀抱。如果没有父母的精心养育,就难以长大成人。父母死后,子女为他们居丧守孝三年,正是报答父母怀抱之恩,是天经地义的。上至帝王,下至百姓,无论是官是民,是贵是贱,父子、母子之情相同。因此,为父母居丧守孝三年,是天下任何人都应该遵守的丧礼。

  孔子虽然不提倡厚葬,但他的丧葬思想,尤其是三年丧的思想,客观上却给厚葬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他死后,他的信徒便公开鼓吹厚葬,这大概是他生前没有料到的。先秦儒家的丧葬思想丨孔子的“孝道”与“仁爱”思想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穿越美的世界历程》新书发布会
     
     
     
    中国近代版图到底是清朝奠定的还
    常回家看看是爱的旋律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