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孝义 > 慎终 > 正文

原始社会的丧葬丨母系氏族社会的合葬与二次葬

时间:2019-11-28 21:56     来源:《丧葬史话》     作者:张捷夫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血缘氏族社会历史悠久,虽然自始至终都设有公共墓地,实行集中埋葬,但具体埋葬制度,前期与后期有着显著不同。

 

  血缘氏族社会历史悠久,虽然自始至终都设有公共墓地,实行集中埋葬,但具体埋葬制度,前期与后期有着显著不同。氏族社会前期,血缘关系是以女性为依据的,所谓“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所以,也称母系氏族社会。由于母系氏族社会的血缘关系极为牢固,多人合葬也就特别流行。迄今所发现的这种母系氏族社会的多人合葬墓,时间最早的是“山顶洞人”的墓葬。山顶洞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分上室和下室。上室是住处,下室是墓地。经考古学家对下室所存人骨的研究鉴定,葬的是老年男子1人,成年女子2人,幼儿1人,婴儿1人。比“山顶洞人”时间晚一些的,是北京西郊东胡林墓葬。这座墓里埋了2个成年男子和1个少女。这种男女合葬的现象,和当时杂婚制度有直接关系。

  以上这两处墓葬的时间,距今分别约一万八千年和一万年。而距今大约五六千年,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氏族公共墓地,则有大量发现,尤其是黄河中上游地区发现最多。在所有这些已发现的墓地中,几乎都以合葬为主。在元君庙墓地发掘的51座墓葬中,除7座空墓外,多人合葬墓有28座,比单人墓多出一倍;各个墓坑内所葬人数,少的2人,多的20多人,一般都在四五人以上。陕西渭南县史家村墓地的43座墓葬中,有40座是多人合葬。每座墓坑所葬人数,少的4人,多的50多人。在陕西华阴县横阵村发现的合葬墓,葬法与一般合葬墓不同,它用的是大墓坑套小墓坑的办法。已发掘的两个大墓坑,一个长10.4米、宽2.8米,内套有5个小坑,每个小坑所葬人数4~12人不等;另一个大墓坑长11米、宽2.4米,内套7个小坑,共葬42人,一般都是两层叠压,比较凌乱。

  这种多人合葬,与前面所说“山顶洞人”、“东胡林人”的合葬不同。“山顶洞人”、“东胡林人”是男女合葬,而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绝大多数是男女分别合葬,也就是男女不同墓。这种不同的合葬,与不同的婚姻形式有直接关系。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已由杂婚过渡到族外群婚,禁止本氏族内男女通婚。互相群婚的男女死亡以后,要各自葬在自己出生氏族的墓地内。正因为本氏族内男女不能通婚,所以,死后虽然归葬到本氏族的墓地,但不能与本氏族的异性合葬。在已发现的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氏族墓地中,大多是男女分区合葬,也有男女分区单人葬的。至今还没有发现成年男女合葬的现象。

  一个小墓坑内为什么埋这么多人呢?为什么这么多人会同时死亡呢?原来,这种多人合葬,几乎全部是二次葬。也就是说,合葬在同一个墓坑的人,并不是同时死亡后一次埋葬的,而是把不同时间死亡的人的遗骨,经过第二次埋葬合在一起,所以称二次葬。这种二次葬,是母系氏族社会普遍流行的葬俗。它是宗教信仰和氏族观念的产物。当时人们认为,人死以后,灵魂虽然离开了肉体,但并没有走远,而是在肉体附近徘徊,必须等到尸体腐烂以后,才肯离去,进入鬼魂世界。所以,人死以后,不能马上埋葬,要等到尸体腐烂、灵魂离去以后才行。同时又出于生死不分离的氏族观念,因此,便把不同时间死亡人的遗骨,按照血缘关系远近,合葬在一起。

  关于合葬的具体程序,一般认为,人死之后,先把尸体停放在一定地方,等到皮肉腐烂后,把遗骨收贮起来,放在专设的场所,并使之不相混杂。到一定时候,再把同一家族的遗骨一起迁葬到氏族公共墓地。但在考古发掘中也曾见到,在同一墓坑内既有二次葬也有一次葬的现象。考古学家的解释是:本家族首领死亡以后,在埋葬她的同时,便把同家族先死的人的遗骨迁过来,同她一起合葬在同一个墓坑内。元君庙墓地的合葬墓中,就有一具女性骨架为一次葬,其他骨架为二次葬。

  二次合葬主要是成年人的葬制,夭亡的儿童则流行瓮棺葬,就是把遗骨装入陶罐中埋葬。这样的儿童瓮棺墓在西安半坡遗址有70多座,临潼姜寨遗址有280多座,宝鸡北首岭遗址有60多座。这些儿童瓮棺,一般都埋在房屋周围。据说是因为未成年不能加入成年人的行列而埋入氏族公共墓地。

  在有些地方,如河南伊川土门遗址、鲁山县邱庄遗址等,还发现有成年人的瓮棺葬。据说,这是非正常死亡人的一种葬俗。如被水淹死,从山上、树上掉下来摔死,被猛兽、毒蛇咬死等等。人们认为这种凶死的人,灵魂是恶的,不能加入一般人的行列进入氏族公共墓地合葬,而要用瓮棺把遗骨埋在离居住区较远的地方。原始社会的丧葬丨母系氏族社会的合葬与二次葬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穿越美的世界历程》新书发布会
     
     
     
    中国近代版图到底是清朝奠定的还
    常回家看看是爱的旋律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