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孝义 > 慎终 > 正文

少数民族丧葬习俗|德昂族

时间:2019-11-28 21:51     来源:丧葬习俗     作者:李少林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合帕合帕是德昂族治葬中使用的一种冥器的称呼。德昂族在安葬死者前,出家属用竹篾编制三所小竹房,用五色纸加以装饰。

 

  合帕合帕是德昂族治葬中使用的一种冥器的称呼。德昂族在安葬死者前,出家属用竹篾编制三所小竹房,用五色纸加以装饰,其中罩于棺木上的那个小竹房里面置放茶叶、草烟、邑蕉、竹筒、碗筷、衣物、砍刀、锄头等,以表示让死者到阴间使用;其余两个小竹房随死者送至坟地烧掉。

  做七做七是德昂族丧葬的一种习俗。人死后,要用艾叶浸水浴尸,换上新衣,放一枚银币在死者口中,作为亡魂到阴间过河摆渡费,再用红线拴住死者的手拇指和脚趾,意思是使其灵魂不得重返丧主家中生祸损人,让其随尸入棺。死者若是女性,脸要朝天;男性则脸朝地,在家停尸3天。停尸期间,早晚要请佛爷念经送魂,然后由几个男子抬起棺木,让死者的侄儿男女从棺木底下来回横钻两趟。池殡时,死者脚朝前,头朝后。但是不得朝向本寨,意为不让亡魂返回本寨。墓穴为一长坑,先由一男一女脚蹬坑边,用一火把在坑内来回绕三圈,然后放棺填坑,填满为止,不垒坟。自此,不再寻坟,不再扫墓。葬后7天,要请佛爷到奘房里念经一次,再次安抚亡魂,称为“做七”。

  不献坟旧时,德昂族实行土葬,葬后不留标记,7天后即不带孝,从此不认坟,不扫墓。相传,很早以前,有一富裕人家,40岁上才得一子,十分珍爱、但孩子不幸夭折。夫妻悲痛万分,遂清工匠修建一房,把其子的尸体放进去,令家人每日三餐送饭献坟,三年如斯。一天,家人路遇下雨,水涨路阻,无法前往送饭献坟,就把饭菜送给过路的佛爷(和尚)食用。当晚,老夫妇梦见儿子回家说:“走了三年,今晚才吃到家里送来的饭。”第二天,老夫妇向家人问明情况后领悟:“献坟不如献佛!”这件事在人群中传开,从此“献坟不如献佛”就成了德昂族的一种习俗,人死后,死者家属均不太献坟,只到奘房里献佛。

  纳温纳温是德昂族村社公共墓地的称呼。德昂族实行上葬,“纳温”属金寨共有,不分等级、姓氏,家族,凡本寨成员皆可入葬。但凶死者(包括被杀、暴夕匕、早夭、难产致死等)不得葬入纳温,只能火葬,火化后将骨灰崩清水洗净后再放入土罐,在指定地点里埋葬。少数民族丧葬习俗|德昂族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穿越美的世界历程》新书发布会
     
     
     
    中国近代版图到底是清朝奠定的还
    常回家看看是爱的旋律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