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孝义 > 慎终 > 正文

少数民族丧葬习俗|纳西族

时间:2019-11-28 21:45     来源:中华丧葬     作者:李少林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含殓含殓在纳西语中称“纱撒坑”,流行于云南。当病人快咽气时,由儿子将一红纸包(内放少许碎银、茶叶、米粒)放入病人口中,称含殓。

  含殓含殓在纳西语中称“纱撒坑”,流行于云南。当病人快咽气时,由儿子将一红纸包(内放少许碎银、茶叶、米粒)放入病人口中,称含殓。边放红纸包,边说:“你去时不要有什么牵挂,有三条路,上面一条是豺狼虎豹的路,不能走,下面一条是雉鸡的路,也不能走;中间一条是菩萨的路,你就走这一条。”病人咽气后,将红包取出,挂于死者胸前,作为死者上路的盘缠。

  报丧奔丧云南丽江坝区一带流行。病人断气后,若死者是男的,就派人立即通知家族中的人;若是女的,兜通知舅家,不论多远,舅舅要立即赶来。家人把死者睡过的草垫子卷起来,中间插根手杖,将其立于人门外,村人一见,便知该家有丧事,纷纷前来帮忙。有的地方,则在病人断气后,立即在门口用椽子立一高竿,竿顶托只竹背兜(口朝下),背兜上插一松枝及一白纸条,人们见此便知,家遇丧事,起着报丧的作用。

  丽江山区鲁甸一带,则用三声牛角号报丧,家人需将房屋中柱上面的一块顶板(木板瓦)取掉,让死者的祖先从房顶上下来接死者回去。听到牛角号声,村人便要前来献饭。

  中甸三坝一带的报丧,除吹三声牛角号,再鸣两枪(土枪),亲友及村人闻声,前来点灯献饭,一为献给死者,二为请死者转送给他们已故的亲人。故人们来献饭时,东巴(民族宗教信徒)坐在一侧,向死者一一介绍:“××给你送××礼物来了,另请你把××带给他的祖先××(数三代名字)。”永宁纳西族支系摩梭人的报丧,是在病人断气后,鸣火枪或放土炮三声,同时派人向同斯日的各户和远方亲友报丧。亲友们闻讯,立即哭喊着奔跑至死者跟前。同斯日各户派一名男子到主人家商量办丧事。若死者系已出嫁的女子,就要派人前往娘家报丧,舅舅就披毯奔丧。

  纳西族支系摩梭人有披毯奔丧的丧俗,也称“舅舅送毯”。妇女夕后,若死者是已出嫁者,则死者儿子要到舅舅家报丧。在外甥二三邀请之后,舅舅才披着毛毯,腰挂长刀,带着祭品前呼后拥而来。要到姐家住的寨子前,即鸣枪报信。外甥们听到舅舅的鸣枪声,得立即走出家门,在路上脱帽叩迎舅舅。舅舅照规矩要说一些气话:“我的姐姐(或妹妹)前两天还好好的,没听说有病,怎么会突然死掉,是不是你们虐待了她!”还象征性地挥舞长刀,在门槛上连砍三刀,以示发泄心中的愤怒。外甥们则要尽量陪不是,舅舅站在门口,扛着长刀,唱起挽歌,唱毕,脱下披毯,披在死者身上。舅舅受到上宾接待,有的是在这过程中,由“达巴”唱挽歌。挽歌的内容就是这一习俗的来历。

  木猜木猜,系细西语:为沅弘之惫,是云南永宁纳西族支系摩梭人的丧葬仪式。人断气后,由“达巴”(巫师)占卜,确定用水的水源;从家族中选出一人,随同达巴去取水,取水的人,头戴钢盔,身披皮甲,背负长刀,犹如古代的武士。取水时,左手端碗,朝河流舀水。据说,这样家里人才会无病无灾,不然会像流水一样逝去。用柏枝烧热水,拌以鼻烟、蒿枝、酒等,由家中成年男子洗尸,无男子的家庭,就由同家族的男子洗。洗尸时,把死者扶坐在一把木椅上,脱光衣服,从上到下洗净,再穿上寿衣。洗尸用水,男用9碗,女用7碗。

  丽江纳西族的木猜,是由孝子用:七罐在顺流方向舀水,舀前在河边插几柱香,并丢几个钱在河里。舀水回家时,路}二不能与任何人讲话。到家后在犀檐滴水处,用三根桃树枝(钉的用土基)支成三脚架,将水烧热,用新自布蘸水洗尸,再州酥油擦全身,穿上寿衣。

  洗马纳西族的洗马丧俗,因地而异。云南宁蒗纳西族支系摩梭人的洗马仪式,是整个葬礼的高潮,在火化前一天,人们要选择一匹或几匹骏马(颜色以白、栗、青色为佳),配上华丽的辔头鞍鞯,表示这是死者的乘骑,在达巴(民族宗教达巴教徒)主持下,选择八名精壮小伙子,头戴插有公鸡尾的毡帽,身穿有龙图案的长衫,腰佩长刀,向死者磕头祈祷:“阿普(爷爷,或阿因一奶奶),保佑我们,我们为你备马征战,凯旋而归!”祈祷毕,便出发去“洗马”,队前打一面三角小旗,旗上绘有日月图案,把马牵到河流交汇处或泸沽湖畔停下,达巴吟唱湖或河的起源,歌颂水神的仁慈,赞美骏马。唱完,小伙子依次用三碗水象征性地把所牵之马从头到尾洗一遍。洗毕,将碗打碎,达巴念道:“马洗干净了,人也洗干净了。这些马奔跑如飞,虎狼燕子都不如它。为你准备了一切,你一定会顺利返回家乡。”于是,牵马人骑上马,扬鞭驱马急速回家。回归途中,要安排。伏兵”,跳搏斗舞,在一片喊杀声中,骑手们快马冲出“敌阵”,以胜利者姿态凯旋归采。舞蹈队跳起了驱鬼舞和撵盘子舞。驱鬼舞由达巴领头,一直跳到村外,以示把鬼驱出了村,撵盘子舞是表示人们欢送死者,全部青年男子扮成牦牛样子,手持长刀、木棒,学着牦牛动作,欢腾跳跃,告别死者。舞毕,人们牵着洗过的马(倒装鞍子),驮上死者的衣物,孝子则牵着死者乘骑的马,一起绕村缓缓而行。到了火葬场地,绕着葬地走几圈(男性绕9圈,女性绕7圈),然后,把马放在山野,自行寻草吃食。

  云南巾甸三坝纳西族的洗马仪式,一般只选两匹马,一乐乘骑,一示驮物,皆供死者上路之用。要把选的“海栗”等好码装饰一新,越华丽越好,将马牵至灵前,东巴(民族宗教尔巴教徒,东部称达巴)举着一壶水,嘶向种坛诵经。前来祭奠的耍1女们排成长列,每人手捧一碗水,上搭几根松毛,站立一旁。尔巴在马前挥舞大刀,表示驱鬼,以防其他鬼魂来抢占这两匹马。驱毕,举壶往马耳朵滴水,并在其头部及尾部洒些面粉,妇女们则用松毛蘸水往马身上洒,全场不断高呼:“骑啊,骑啊!”催促死者快上马,直到马站稳四蹄,全身颤抖了一下,全场欢呼,赴即下跪叩头,渭死人已骑上马。接着,用人旗幡开路,小旗(三角形)及马跟其后,抬起棺材,走向火化场地,开始火化,即把马牵回。

  据史籍记载,古时这些马是“以斧击杀之”。现在已经留下使用,纳西族的洗马仪式反映了古代以码殉葬的遗俗。

  鸡鸡祭鸡鸣祭,意为“鸡吗献把达”。云南中甸三坝纳西族,在人死后的当天后半夜,由其子女煨好茶,准备一碗“把达”(热酒中撤少许炒面,呈粥状),头鸡一叫,人们吹起一对牛角号,敲起锣鼓,随着一声火枪响,孝子献上“把达”,哭唱起“鸡鸣献把达”词,从“三处的晨鸡已叫了,阿爸(阿妈)呀,请你起来吧!起来洗脸吧,起来喝茶吧”唱起,以凄切的声音,生动的比喻,叙述天地万物闻鸡起来,村中老幼鸡鸣起床,呼唤自己的亲人起来洗脸喝茶,到追述死者的一生,表达子女对父母的怀念。

  云南丽江坝区纳西族办丧事,一般在开吊当天五更鸡鸣时进行。举行时,家人备好粥品、糕点,供于灵前,由孝女或近亲中长于哭灵的妇女主祭,哭灵。区则在鸡呜时,由死者女儿一边哭诉,叙述父母生前的为人,以及持家育子的辛劳等。哭调比喻生动形象,委婉凄切,感人肺腑。一边往脸盆冲水、拧水,往茶罐冲水、倒茶,其意是让死去的父母起来洗脸、喝茶交代祖谱交代祖谱,是纳西族支系摩梭人的丧俗。在火葬前一天,将死人装棺,棺木停于正堂屋中的床上,摆上各种供品。达巴(民族宗教达巴教徒)要给死者交代本家族的祖谱,让死者灵魂回到祖先住地时能找到自己所有的祖辈,亲友们要牵羊或送来猪膘、钱、酒、盐、茶等,一为慰问死者家属,二为向死者吊唁,三为请死者把家里的情况转告自己的祖先。每来一家,达巴都要向死者交代那家的祖谱。

  出殡在冬葬与土葬地区各不相同。实行火葬的纳西族支系摩梭地矗,在火化的当天一早,要请达巴拴(达巴教徒)和喇嘛(喇嘛教徒)念“安魂经”。念毕,在棺材上拴以数丈白布(麻布或棉布)。随着三声土炮响,正式出殡。这时,孝子背皮口袋(内装供死者上路吃穿用物),左手执灯,右手牵着白布走在前,其他孝男孝女依次牵着白布随后哭送。接着就是持火把者、打旗者、指挥者、牵马者及送行者,哭声、乐声、火枪土炮声响成一片,直往火化场地。

  实行土葬的纳西族,佳出殡的当天一早,先派人去墓穴,把为死者准备好的碗、筷子、木勺等物品放到去墓地途中的第一个岔路口。出殡前,孝男孝女内灵柩叩拜告别,把祭桌换为长凳,其上放一盛着净水及数枚铜钱的碗。东巴边念送魂开路经,边用法刀把碗砍碎。在哀乐和哭声中,由8人抬棺起灵,从跪在院中的孝男孝女头上越过。之后,东巴和吹鼓手奏乐开道,孝男孝女在大门外及第一个岔路口(或桥)反向跪下两次,让灵柩从头上越过,孝女及亲友哭拜,返回,孝子则杠“魂幡”引灵柩到墓地。

  永宁纳西族支系摩梭人的火化仪式,是把棺材抬到火化场地,喇嘛们(喇嘛教徒)盘坐一侧,面向北方念经,孝子在男青年帮助下,将尸体取出,舅父把披毡盖在尸体上,砸烂棺材,架在木架上,孝子孝女们脱下头一卜戴眠二角麻布帽和麻带,投在木架上,成排地叩头,向死者告别,主持喇嘛把一盆烧化了的酥油倒在木架上,开始点火焚化,不断熬油撒上五谷助燃,亲人们呼天嚎地,哭着离去。火化的第二天,派两个死者的后代去拣遗骨,拾取头、颈、肩、手、足等身体每个部位的一小片骨灰,放入一长方形麻布口袋,达巴念经祭奠后,由两个男子按辈数及性别(男左女右)放入氏族公共墓地。放时,抽掉袋底麻线,表示死者灵魂出人之处。两个男子离开墓地时,还有一个过场:一个人拿出火链,装着打不起火的样子对伙伴说:“我去找火,你等着。”另一个也说:“我去挑水,你等着。”两个人便逃之天天。此漏怕死人之灵魂跟着回来,故哄骗之。

  中甸纳西族的火葬仪式是,将棺木抬到火化场,放置在事先准备好的圆木堆上(圆木数目为男9女7),用抬棺的叫根木棒从四个方向支撑住,放稳,负责火化的两个男f把尸休抽坐于棺中,全身脱光,并擦油抹酒,然后将死者反卧于棺中,衣物挂于棺头,死者生前用具装进小竹篮,挂于一旁树枝上,再由送葬者中最年长的一位老者举起火把,口诵“麻利本每荷”,绕枇几周,点火焚烧,其余人离开。烧毕,拣出儿块头、手、足等务个部位之骨灰包好,带回家中供奉,以备十月或冬月超荐时用。其余骨灰,由子女存第一:灭就地扫开,或抛入河中,回魂我国纳西族过去在丧葬中有回魂的习俗。纳西族认戈,人死魂不死,死后3天魂要回家来,故有让死人回魂之俗。云南中甸三坝纳西族的回魂,是火化当天晚饭后,家属将火塘打扫干净,周围洒上灰,把水槽装满,然后关上门,门上挂以禾麻、竹筛子等,全家人赶上牲畜,到别人家中寄宿躲避3天,以示死昔回家。云南丽江纳西族的回魂,则是在神龛前撒上灶灰,夜里不关堂屋门,让死者的魂回来。

  超荐超荐是西部纳西族地区的丧俗,扯云南丽江一带流行。人死后三年,要举行隆重的超荐仪式:先由东巴或和尚、咐嘛念经:再宴请亲友;大门贴上二孝服期满的红对联。从此将死哲与其他祖先一起供奉,不单独举行纪念活动。

  云南中甸三坝纳西族足在人死后的当年小月或冬天举行超荐仪式,日期由东巴测定,一般为二至二天:头灭,主要足准备食物用具、买回一条耗牛,备好一匹马,并把死者骨灰川披毡包好,由大床一端移至“格箍佟”(神龛),东巴涌经,请问死眚灵魂;第二天早饭后,孝子骑马,挟着骨灰跑到火化场地,折一杈像人形的松枝带回停放粮场祭台卜,扎个草人,穿上最好的衣服,代表死者,旁边放置死者生前用具,摆以瓜果菜肉等供品,东巴在祭台旁诵经,全村人一一前来献饭,亲戚要送牛、羊等牲畜。灭擦黑,人们点起火把,把牦牛牵至粮场祭台前,东巴将念过咒语的清水滴入牦牛目中,让其颤抖,随即将四肢捆牢,由一人手持锋利的兵刀,直捅牦牛心窝,将刀一绞,拉出血淋淋的牛心,当场供于祭桌上,牛心还在跳动;次日,将牛肉分给东巴及亲友,夜宴后,场内燃起堆堆大火,人们围火跳“喂热热”,表示对死者的怀念和对家属的同情、安慰,直到次日清晨才散。超荐结束后,将那小包骨灰洒进河里,认为这样才能子孙兴旺。现在的纳西族丧习已趋繁从简有所改变。少数民族丧葬习俗|纳西族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穿越美的世界历程》新书发布会
     
     
     
    中国近代版图到底是清朝奠定的还
    常回家看看是爱的旋律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