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孝义 > 慎终 > 正文

儒家孝道观在台湾的体现与发展

时间:2019-11-28 21:30     来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数据库     作者:陈宏志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主流,孝道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台湾地区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发扬儒家与孝道思想,已经深入民间家庭生活,成为家庭与社会的稳定的重要力量。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主流,孝道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台湾地区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发扬儒家与孝道思想,已经深入民间家庭生活,成为家庭与社会的稳定的重要力量,本文透过对台湾社会孝道体现的观察,以及孝道思维的探讨,进行归纳整理,期望能作为研究儒学传播、发扬孝道思想的研究参考。


  一、前言

  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相对于西方哲学,虽然没有严谨的理论推论体系,也不是以追求知识本身为目的,但却深具独特性,注重对人性的讨论,对现实问题的研究是为了指导与实践,现实政治与道德实践是传统知识分子反思的最终目的。1对于中国哲学的研究,如何体现文化中的传统思维,导引人的道德实践,从家庭、社会生活到更高的治国政治理想,应该是符合传统知识分子研究的精神。本文基于此一信念,希望就台湾社会孝道的体现,提出观察整理,作为研究中国哲学发展传播的参考。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以儒家思想影响中国人最为深远,是中国文化的主流,儒家是从人的共性或说基本人性出发,以人的日常生活为起点,建构儒家的伦理思想。2其特质在于贯穿生命,落实于生活,不离人心,不脱人伦,道德实践在真实生活及真诚生命中展开。牟宗三认为儒家思想应该说集中在理解和论证“道德的实践之可能性与条件”,针对个人一己生命“培养德性的主体”。

  “孝”是儒学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之一,儒学是有其一以贯之的“核心价值”的,这个「核心价值」就是儒学的孝道观念,孝道思维是中国文化维系的主要基柱,徐复观说:“孝道要算中华民族最独特的文化现象之一”,孝道形式上表现在祭祖、孝亲、生命关怀,实质上是中国文化中家庭伦理、社会秩序稳定的力量,百善孝为先,已经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思想,人不能敬祖,何来孝亲?不能孝亲,何能友悌?不能友悌,何能持家?不能持家,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社会当不能实现,从家庭伦理维系,到社会的和谐性,孝为根基应无争议。

  因此,虽然生活体现的含义极为广泛,从个人而言,对自己生命、健康、工作、情欲、认知、思考、财富,乃至真善美的修养等,对家庭的父母兄弟姊妹、夫妇、子女、亲族、祖先等,对社会的他人生命、身体、人格、名誉、财富等,对国家的爱国、租税、教育等义务责任,对天地自然环境的万物关怀等,都可说是生活体现的范畴,但是本文无选择对孝道的体现提出观察整理。

  二、“孝”是中国文化的基柱

  “孝”的定义,《尔雅?释训》:“善事父母曰孝。”。《说文解字》“老部”中解释:“孝”是善从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礼记·祭统》解释:“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为畜”。汉朝刘熙的《释名·释言语》说:“孝,好也。爱好父母如所悦好也”

  “孝”字在典籍中,最早见于《尚书·虞书·尧典》,记载虞舜:“瞽子,父亲,母嚚,象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诗经·周颂》:“闵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于乎皇考!永世克孝”;《礼记?中庸篇》记载成王封康叔于卫,告诫康叔说:“元恶大憝,矧为不孝不友。”;《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孝”字在《论语》一共见于14章,其中为孔子所言,且与孝的定义有关者,共有5章。《孝经·开宗明义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是一般最耳熟能详的。

  从以上记述可以了解孝道是中国文化中提出很早,孝道是道德实践的重要基础,是具体表现儒家修身的根本。而台湾社会的家庭生活中,汉族移民历经荷兰、日本的异族殖民统治,明清时期的边陲地位,战乱后的重建,都得以维持孝道思维的基柱,主要还是表现在崇敬祖先、家族内的孝悌友爱精神、生命关怀的维持。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穿越美的世界历程》新书发布会
 
 
 
中国近代版图到底是清朝奠定的还
常回家看看是爱的旋律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