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孝义 > 历代孝论 > 正文

天经地义论孝道|孝星闪闪光汗青(3)

时间:2019-11-30 20:55     来源:天经地义论孝道     作者:骆承烈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为了树立历代孝亲的典范,有人编了《二十四孝》《续二十六孝》《四十八孝》《百孝图》等,表彰了历代的一些孝子、孝女、孝妇、孝孙,在宣传孝道方面,曾起到一定的作用。

  21.司马迁

  大史学家司马迁,西汉时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父亲司马谈,为汉朝的太史令,发愤要在自己任职期间,写一部完整的史书,但志向未遂便死去。临死以前,拉着司马迁的手说自家祖祖辈辈为史官,自己却未能写出一部完整的历史,要儿子继承遗志,完成此事。司马迁谨遵父命,利用一切条件到处调查访问、阅读资料,决心完成父亲的未竟之业。但不幸遭李陵之祸,受了腐刑。一般人受此刑后羞于人世,他也悲愤已极。但为了继承父业,经十几年的努力,完成了不朽的著作《史记》,更体现出他继承父业的一片孝心。(《史记·太史公自序》)

  22.董永

  董永,西汉时千乘(今山东博兴)人,家境贫寒,年少时丧母,为避兵祸,跟随父亲流徙到汝南,后又迁到安陆(今湖北孝感)一带。他到各地求名医,寻药方,给老父治病,与父亲相依为命,靠耕田及做佣工赡养老父。父亲体弱多病,董永为了给老父治病,把家中所有的财产卖光,五六年后诊治无效身亡。父亲死后无钱安葬,董永只好卖身葬父。传说董永在前往主人家的路上,在一棵大槐树下遇见一位美貌女子,愿为董永妻。董永的妻子不到十天,便将三百匹绢织完,主人遂放回二人。原来妻子是天上的织女星下凡,是他的孝行感动了她,才嫁给董永,并帮助他渡过难关。(《搜神记》)

  23.隽不疑

  西汉渤海(今山东滨州)人隽不疑,字曼青,是一位治《春秋》的学者。初为青州刺史,汉武帝时,升为京兆尹。此人处事严而不残,都是谨遵母命的结果。他母亲经常教育他以仁德为官、忠信处世。每次处理完狱中囚犯回来,母亲便问“杀了多少?判了多少?放了多少?”每逢听到百姓平了反,赦免的人多了,母亲便十分高兴。每逢听到杀的人多,母亲就心中难过,甚至不吃饭。隽不疑依照母亲的要求,每逢断狱均宽厚为怀,本着爱民的心情,多教育,少惩办,这自然也是遵母命的孝心表现。(《汉书》卷七十一)

  24.金日

  西汉时期,汉朝与匈奴族休屠王和好。因休屠做金人祭王主,皇帝赐姓金氏。其太子翁叔赐名金日。他从匈奴归汉后,初为马监,汉武帝见其相貌奇特,又有才,拜为侍中,多年来不离武帝左右。几十年无过失,后拜车骑将军。接着又因功晋封程侯。其优秀品德都是其母多年来谆谆教育的结果。其母死了以后,他命人画成母亲像,恭置于甘泉宫,上署“休屠王阏氏”。每天按时对母亲的画像揖拜,向其母报告自己当天的行为,时时不忘母亲教导,永远感激母亲的恩惠。(《汉书》卷六十八)

  25.蔡顺

  汉朝人蔡顺,从小就失去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地生活。因避“王莽之乱”,逃难到乡间。这里也连年兵祸,土地荒芜,母子生活也很困难。蔡顺四处给母亲找食物,找不到。有一天,他看见了一片桑林,桑树上结满了桑椹。成熟的是紫色,不熟的是红色。他采摘一些并从地上拾到一些,分别装在篮子里。强盗捉住他后要杀他,看到他的篮子里的桑椹分别放着,很奇怪地问为什么分装。他说:“紫色熟的给老母吃,自己吃红色不熟的。”强盗被他的孝心感动,放了他,又要给他一些东西和羊肉,他坚决不要,因为这是强盗抢来的不义之物。(《后汉书·周磐传》)

  26.黄香

  东汉时人黄香,江夏安陆(今湖北孝感)人。他九岁的时候就失去母亲。他把尽孝的心情全放到父亲身上。每逢夏天的晚上,孩子们在外面玩耍时,他总是到屋里用扇子扇父亲的床。一下一下用扇扇风,把暑气去掉,使席子凉快以后再请父亲去睡。到了冬天,天一黑便钻进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使被窝温暖,再请父亲去睡。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的孝行传遍乡里。地方上把他举为孝廉。京师有句谚语:“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由于他努力攻读,博学多能,后来当了朝内的尚书令。(《后汉书》卷八十七)

  27.江革

  江革,东汉时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人。年少丧父,与寡母一起生活,以孝母之名远近闻名。当时遭天下大乱,盗贼蜂起,江革背起母亲一起逃难。吃不上饭,采到野菜先给母亲吃。历尽艰险,孝行如一。江革曾多次被贼掳去,他总是涕泣哀求,声言老母急需照顾,情真意切,感动贼人,不忍对他加害,放他回去孝敬老母。他们母子逃难后回到家中,生活穷困不堪,江革靠佣工奉养老母,凡是母亲所需,莫不供应。当时地方上每年要检查户口,江革的母亲年老不便走动,又怕颠簸,便自己拉着小车,载母前往,乡里百姓无不对他尊敬,称之为“江巨孝”。(《后汉书·江革传》)

  28.班固

  班固,东汉南陵(今安徽繁昌一带)人,字孟坚。九岁能文,长大后博贯载籍,汉明帝对其赏识,以为郎。其父班彪,任兰台令史。曾采前代遗史旧事,旁采异闻,要仿司马迁《史记》为汉朝作《后传》。但只完成数十篇,便生病死去。死前将修史大事托付给儿子班固。班固谨遵父命,博览群籍,搜集到大量资料及文稿,历经二十年,写进《汉书》中。这一著作,开我国断代史的先河,在当时也很为人重视。书成后,班固被封为玄武司马。东汉白虎观会议后,班固又整理编撰成《白虎通德论》。因《汉书》内容太庞杂,班固生前未彻底完成,其妹班昭又继承父、兄之志,全部完成。班氏兄妹的作品,均体现出一个“孝”字。(《汉书》卷一百)

  29.赵苞

  赵苞,东汉甘陵东武城(今河北清河)人,字威豪。奉朝廷之命,带老母、妻子到辽东赴任。那时正值鲜卑族万人寇掠边境,贼寇将其老母、妻子掳去,当作人质,声称只要献出辽东,便将其母、妻放还。贼寇押解其母到阵前与赵苞见面,要她劝儿子献城就范。赵母却乘机向儿子训示,劝儿子不要因为私情,坏了国家大事,宁要自己死去,也不要献城,她对儿子大声说:“抛私情为国家,正是对我尽孝!”赵苞谨遵母命,英勇奋战,打退敌人,保住城池。其母虽被敌人杀害,但免得更多的母亲、妻儿遭难,城池得保,气节得存,遵母命以忠代孝,以忠全孝。(《后汉书》卷八十一)

  30.茅容

  茅容,字季伟,东汉陈留人。这位四十多岁的农民,与大家一起在田野耕作。忽然天降大雨,大家一起到庐舍避雨。许多人借此休息机会天南地北地乱谈,茅容却独自一人坐在一旁。当时朝内名家郭林宗也在那里,问他在想什么?茅容说,在想家里的房子是不是漏雨?老母在大雨时是否淋着?郭林宗感到此人不俗。当茅容知道此人是朝内名流郭林宗时,以得识此人为荣,留郭到家中住宿。第二天一早,郭见茅杀鸡做菜,以为是招待自己的。但茅容将鸡炖好,直接送到上房,请老母食用,却用一般菜蔬招待郭。郭林宗对这位孝子的行为十分感动,对他的行为一再赞扬。(《后汉书》卷六十八)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全国诗歌座谈会在京开幕
 
 
 
中国近代版图到底是清朝奠定的还
《地藏菩萨本愿经》(两卷)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