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孝义 > 历代孝论 > 正文

天经地义论孝道|孝文化对朝、日、越的影响(2)

时间:2019-11-30 20:51     来源:天经地义论孝道     作者:骆承烈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孝文化是中华伦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它已成为每个中国人都十分重视并不断履行的一项美德。

  二、日本

  日本和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孔子思想早就传播到日本。日本学者武内义雄说:“儒教虽然发生于中国,可是极早就传到日本。对日本国民精神之昂扬,影响很大。”公元前三世纪秦始皇焚书坑儒前,徐福带五百童男童女泛海东渡时,便将诗书带往日本。此事虽然史书有记载,日本和歌山县有徐福墓等古迹,有人还认为是一种传说。最确切的说法是:日本应神天皇十六年(285年,西晋太康六年),百济使者阿直岐荐王仁献《论语》十卷、《千字文》十卷。依此说法,儒学传入日本至少一千八百多年了。那时日本尚无文字,只有以崇神敬祖为内容的固有的神道,这一传统很容易与中国儒学的忠孝等道德观念融合,因此儒学一经传入日本,便很快地被其上层人士所接受。日本学者儿岛献吉郎说:“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相密接……及孔教传入,因能适合于日本的国体与民俗,故日人之祖先,取之而为国教。”自此以后,儒家的孝悌主张逐渐为人接受并履行,《论语》被尊为至高无上的经典。王仁这位儒学大师被任命为太子菟道雅郎子的老师。天皇崩后,这位太子依照儒家礼让的精神,让位给其兄大鹪鹩。曰:“大王仁孝,宜为天下之君矣……”大鹪鹩则说:“先皇谓王位不可一日空,故予选明德以为贰。我虽不敏,岂违先皇之命乎?”固辞不受,以致天皇的位置空了三年,大鹪鹩执意不当天皇。菟道雅郎子知其志不可夺,乃自杀。大鹪鹩痛哭之后,把他葬到菟道山上,这才登基,为仁德天皇。这一生动的故事,说明仁孝的观念已支配着人们的行动,太子宁可自杀,也要把天皇之位让给仁孝的兄长。这一做法,在日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推动孝悌观念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世纪日本的“大化政新”用了许多儒家思想,此后的《大宝律令》也体现一些儒家思想,此后元正天皇在养老二年(718)修“养老令”。养老体现更广泛的孝道。《大宝律令》中的《学令》规定在大学寮中学习的科目有必修和选修。所学“九经”中,“《周易》《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毛诗》《春秋左氏传》各为一经,《孝经》《论语》学者兼习之”。这些古籍又分大经、小经。规定下通经的标准。其中只有《论语》和《孝经》一定要兼通。

  日本奈良朝时,吉备真备创了日本文字,在日本学习儒学更方便了。这时正当中国唐朝,大批日本留学生及遣唐使到中国来。通过学习,他们极羡慕唐朝的文化,有的在中国为官,有的在中国娶妻生子,不再回国。回国的人,更有力地宣传中国的儒学。奈良朝为了用孔子的思想维持统治秩序,大力推行儒家的伦理观念,尤其是“忠、孝、礼”的观念,其中以孝为甚。他们把孝视作一种感天动地的崇高道德。为了提倡孝,天皇还因此改元“养老”。《日本史书》记着这样一个故事:

  美浓当耆郡樵夫,事亲至孝,家贫无财,鬻薪自供。其父嗜酒,樵夫常提壶过市,赊酒以进。一日采樵于山,践石误仆,觉傍有酒气,心怪怪。回顾左右,石间水涌,其色似酒。试尝之,则馨烈甘美,樵夫大喜,汲而供父。

  灵龟三年九月,元正帝幸美浓,车驾过当耆郡,观醴泉,以为孝感之所致,名泉为“养老瀑”,因改元“养老”,授樵夫官,家至富饶。

  朝廷表彰孝子,不止一个,如大和添下郡人倭果安,“孝于父母,友于兄弟”。添上郡人许知麻吕,“禀性孝顺,与人无怨,尝遭后母之谗,不得入父家,绝无怨色,奉亲弥笃”。和铜七年(714)二人被旌为“孝义”。元正天皇养老四年(720)下的诏书中又讲:“人禀五常,仁义斯重,士有百行,孝敬为先”。日后孝谦天皇天平宝字元年(757)四月,诏书又讲:“古者治民安国,必以孝理。百行之本,莫先于兹。宜令天下,家藏《孝经》一本,精勤诵习。”诏书中要求每家藏《孝经》一本,可见对《孝经》重视到何等程度。接着又令地方官,随时发现孝子,向上奏闻,以及时表彰。在提倡孝行的同时,也提倡仁、义、礼、智、信等儒家伦理观念。

  公元794年,日本国都从奈良迁到平安(京都)后,史称“平安时期”,这时还继续尊孔,提倡孝道。例如日本真言宗的创始人空海和尚,十二岁时就学《论语》《孝经》,十八岁入太学学儒学。来中国留学后,造诣很深,回国努力推广儒学。平安时期在提倡学习儒家的伦理道德时,尤其重孝道,推崇《孝经》。特别下令全国都要使用中国唐玄宗的御注《孝经》。天皇本人对此率先学习,亲王们更强调研读。此事在《日本纪略》中有多处记载。为了在民间提倡孝道,历代天皇对国内的孝子顺孙多次褒奖。有的终身免去田租,有的终身免除课役,有的旌表门闾。其目的都是利用儒家的伦理思想改变民风、民俗,使社会安定。

  平安时期儒家典籍也大量传入日本,例如北宋太宗雍熙元年(984)日本僧人 然与其徒五、六人,到中国来,拿回大量儒家典籍。其中就有《孝经》一卷,《越王孝经新义》第十五一卷,“皆金缕红罗,水晶为轴。”视为珍宝,藏之秘阁。

  到了镰仓时期,军事贵族独裁政权建立,他们又把中国儒家的一些基本道德观念(如忠、勇、信、礼、义、廉、耻等)拿来改造为武士道精神,使好端端的儒学在他们那里变了质。这时在社会上也提倡孝道,对儿童自幼就进行孝道教育。出生三天,如果是男孩,就要摇“文章博士”(类似中国的“抓彩”),不会说话也要教读《孝经》,六七岁时举行“开始读书”仪式时,也和前代一样,读御注《孝经》,当然还要崇拜孔子。

  江户时期对儒学更加重视,德川幕府的最高学府昌平坂学问所(昌平,即今东京汤岛圣堂),是“纯粹教授儒学”的地方。国内别处还有明伦堂、弘道馆、日新馆、崇德馆、道学馆、时习馆、止善书院,等等,均以传授儒家的经学为内容,成为一个个弘扬儒学的基地。那时有专门为官员设置的“学习院”,也有为平民设置的“寺子屋”。寺子屋不仅教人读、写、算,更主要的是以儒学对民众进行道德教育。为此,特命大儒学家室鸠巢将清代顺治九年颁行,宣扬“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弟,各安生理,勿作非为”的《六谕衍义》译成简易的日文,题为《六谕衍义大意》,作为寺子屋道德教育的教科书,颁布给江户的启蒙教师。对女子则用《女四书》《女孝经》等作教材。对幼儿则以《礼记·内则》为依据,对幼儿讲解进退及如何侍奉长辈的礼仪。还有一种“心学”,用人人皆懂的话,讲儒家伦理。

  日后,阳明学派在日本盛行,宣扬良知说,主张孝为万事之本,修养以内省为主。主张孩子在七八岁就读《孝经》,十五岁起开始选择师友,学习儒道。他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读《十三经》,读完以后,再精读《易经》,如果做不到,就读《孝经》《大学》《中庸》。此后还专门编了训诫女子的《女子训》《女子训或问》,读这些书也应在读《孝经》《四书》的基础之上。

  当年江户时代德川幕府聘请明儒朱舜水等编的《大日本史》中大力表彰忠臣义士的同时,也提倡孝道,表彰孝子,书中记:“孝,百行之本也。非孝无以教……孝之为道大矣,故皇帝皇太子读书,必先《孝经》,以为常典。朝廷之崇孝道亦至矣。下至乡党闾巷,有纯孝者,必旌表其门闾,劝民以孝。”认为提倡孝道,可使“民俗为厚”。该书又记早在江户时代就对孝道推崇备至。如对父母死后“口绝滋味,设像供奉,事事如生”的孝子,父死终身不嫁的孝女,朝廷皆予以表彰。这些载入书中的忠臣、孝子、烈女、节妇,涉及社会各个阶层,其深度之深,广度之广,正体现儒家“君有君道,父有父道。为臣尽忠,为子尽孝”的主张,可使“其尊卑贵贱之位,至今不可乱”。总之,日本历代当权者,巧妙地利用了中国的忠孝之道,巩固他们的统治,发展他们的势力。

  随着日本封建制度的衰落,也有人发表文章反对“仁政”,痛斥《孝经》,对儒家思想进行批判。但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他们又拿起了这个武器。“明治维新”以后发表的《教学大旨》中,仍然规定“教学之要,在于明仁义忠孝”。“自今以后,应基于祖宗训典,专一于阐明仁义忠孝道德之学主术孔子”。在《小学纲目二律》中,更要求在小学里悬挂忠臣义士孝子节妇的画像,幼童一入学,便向其讲述他们的事迹,以忠孝仁义之心熏陶其心灵。文部省颁布的《小学教员须知》中要小学教师教育学生“忠皇室,爱国家,孝父母,敬长上,信朋友。使之通晓人伦之大道”。

  直至今日,日本的孔庙及类似孔庙的尊孔建筑有几十处之多,它们供奉孔子,尊崇儒学,提倡忠孝,继续得心应手地把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拿来服务于政治。

  1972年,一位美国作家关于当代日本写道:“来自中国的孔子道德体系的孝道……长期是社会道德的主要基础……因为这种(孝的)责任的观念,日本的父母比起美国的父母来说,晚年比较不孤独。”1974年一位美国的日本研究学者讲到日本的佛教盂兰盆节时写道:“这个日本独特的重大佛教节日保留至今……长时间来,这种祖先礼仪和佛教教义的结合变得如此完整,以致对今天大多数日本人来说,佛教已等于祖先崇拜。”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全国诗歌座谈会在京开幕
 
 
 
中国近代版图到底是清朝奠定的还
《地藏菩萨本愿经》(两卷)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