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孝义 > 历代孝论 > 正文

天经地义论孝道|《淮南子》的孝德论(2)

时间:2019-11-30 20:51     来源:天经地义论孝道     作者:孙君恒 安晓晶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孝于父母,弟于兄嫂,信于朋友,不得上令而可得为也。

  二、要旨

  (一)孝是个人修身、完善、高层次素质的关键

  1.孝是个人道德素质的体现。《卷九·主术训》就强调应该孝于父母:“孝于父母,弟于兄嫂,信于朋友,不得上令而可得为也。”孝与其他道德一样重要。《淮南子》继承儒家孝道思想,认为孝道乃是个人文明的根本内容之一。《论语》中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一部《孝经》经典,更是完整地讲述了孔子论孝悌的行为准则,天道原理。《淮南子》将儒家孝德思想进一步发扬光大,有新的内涵。主张以孝敬感恩施教,从而使子女懂得尊老爱幼,胸怀广阔而慈悲。其目的是实现中国古代的人生理想——忠、孝两全(完美的个人美德)——为国、为家。《淮南子·说山训》里有曾子孝亲的记载,与儒家提倡的道德观念是一致的,对孝的人生、为人(子)境界有高远的思考与表达。

  2.《淮南子》记叙了许多忠实、勤勉而又

  模范的个人行孝事迹。例如,子路曾问孔子有什么志向,他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不难看出孔子的主张与后世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相似境界了。孔孟儒家学派对孝的论述,对中华民族以孝为渊源的传统美德的形成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可以说孝是做人之本,是伦理道德建设的基石。例如,《卷十六·说山训》:“曾子立孝,不过胜母之闾。”再如,《卷十九·修务训》:“尧立孝慈仁爱,使民如子弟。”又如,《卷二十·泰族训》:“孔子弟子七十,养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

  3.《淮南子》里强调选拔、任命官员时,把孝德作为基本要求之一。《卷五·时则训》指出要选贤良、举孝悌:“命太尉,赞杰俊,选贤良,举孝悌,行爵出禄,佐天长养,继修增高,无有隳坏。”光大孝的精神,以博爱之心待人处世,才能令家庭、朋友、社会满意。《卷九·主术训》:“孝于父母,弟于兄嫂,信于朋友,不得上令而可得为也。”从《淮南子》关于孝的论述可见,《淮南子》的作者同样是认同儒家孝德的。

  (二)孝是家庭和睦的需要

  1.扶危救难,是家庭美德。救人(父母)于危难之间,义不容辞!《卷十一·齐俗训》:“是故忠之所在,礼不足以难之也。孝子之事亲,和颜卑体,奉带运履,至其溺也,则其发而拯;非敢骄侮,以救其死也。”

  2.父慈子孝,是家庭成员爱的纽带。《淮南子》主张孝道文化,提倡敬老爱老之风,促进敬老、爱老、助老社会氛围的形成。家家有老人,人人都要老,关爱今天的老年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敬老、爱老、助老要从自身做起。《卷八·本经训》里认为“父行其慈,子竭其孝”,家庭才能安宁。如果父子相疑,仅仅做表面文章,即使守三年丧孝,也不值得:“古者上求薄而民用给,君施其德,臣尽其忠,父行其慈,子竭其孝,各致其爱而无憾恨其间。夫三年之丧,非强而致之,听乐不乐,食旨不甘,思慕之心,未能绝也。晚世风流俗败,嗜欲多,礼义废,君臣相欺,父子相疑,怨尤充胸,思心尽亡,被戴,戏笑其中,虽致之三年,失丧之本也。”

  3.父慈子孝,是家庭和谐的基础。以前历史的成功经验,就说明了这样的道理。《卷八·本经训》里说:“古者圣人在上,政教平,仁爱洽,上下同心,君臣辑睦,衣食有余,家给人足,父慈子孝,兄良弟顺,生者不怨,死者不恨,天下和洽,人得其愿。”

  (三)孝是维护国家安宁、稳定社会秩序的保证

  1.孝德是社会秩序需要的礼仪。《卷十·缪称训》:“故孝己之礼可为也,而莫能夺之名也。必不得其所怀也。”

  2.孝德是国家安宁的需要。《卷十一·齐俗训》:“及至礼义之生,货财之贵,而诈伪萌兴,非誉相纷,怨德并行。于是乃有曾参、孝己之美,而生盗跖、庄 之邪。”就是强调孝作为道德规范,可以治国安邦,太平天下,孝的地位和意义必须重视。《卷八·本经训》:“古者圣人在上,政教平,仁爱洽,上下同心,君臣辑睦,衣食有余,家给人足,父慈子孝,兄良弟顺,生者不怨,死者不恨,天下和洽,人得其愿。”古代的圣贤“尧立孝慈仁爱,使民如子弟”(《卷十九·修务训》),就实现了仁政,赢得了民心。

  3.社会上应该学习孝德楷模。例如虞舜、孔子弟子、曾子等,就是典型人物。《卷十九·修务训》:“尧立孝慈仁爱,使民如子弟。”《卷二十·泰族训》:“孔子弟子七十,养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卷十六·说山训》:“曾子立孝,不过胜母之闾;墨子非乐,不入朝歌之邑;曾子立廉,不饮盗泉;所谓养志者也。”

  4.孝德是稀缺的社会美德资源。《卷九·主术训》感叹:“入孝于亲,出忠于君,无愚智贤不肖,皆知其为义也,使陈忠孝行而知所出者,鲜矣!”既然如此,就应该大力提倡、推广孝德,才能促进人际和谐、社会美好环境的出现。

  5. 对不孝敬的行为要进行惩罚。《卷五·时则训》:“朝于总章左个,以出秋令。求不孝不悌,戮暴傲悍而罚之,以助损气。”

  三、特点

  (一)《淮南子》关于孝德论述的总特点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的部分融合。

  例如,一方面认同孔、墨,《卷十二·道应训》里转述了关于对孔子和墨子道德的赞扬:“惠孟对曰:‘孔、墨是已。孔丘、墨翟,无地而为君,无官而为长,天下丈夫女子莫不延颈举踵而愿安利之者。今大王,万乘之主也。诚有其志,则四境之内皆得其利矣。此贤于孔、墨也远矣!'”另一方面,强调不应该拘泥于孔、墨,正如其《卷十一·齐俗训》里的主张:“故制礼义,行至德,而不拘于儒、墨。”同时,《淮南子》认为更应该改造儒、墨,抛弃其不适合时代的东西:“今儒、墨者称三代,文武而弗行,是言其所不行也;非今时之世而弗改,是行其所非也。称其所是,行其所非,是以尽日极虑而无益于治,劳形竭智而无补于主也。”(《卷十三·泛论训》)

  (二)儒家的痕迹

  《淮南子》主张赡老、敬老、葬老,经常举例说圣人、尧、孔子弟子、曾子等,是孝德的典范,长辈尤其是父母对自己恩重如山,需要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在自己生命的全过程中、不论任何场合加以报答。《淮南子》强调要感恩:生育之恩、养生之恩、教育之恩、关爱之恩。关于孝德的价值,对于个人、家庭、社会的意义,关于修养的方法等,与儒家比较,《淮南子》的论述与儒家基本一致。《淮南子》展示的是:治国靠的是“礼”,而这个“礼”又着重在于礼治的核心精神,包括孝德的内容。

  (三)道家的见解

  1.孝是顺其自然的事情。生育、养育孩子,是父母的义务,但是孩子不一定必然成为孝子。《卷十六·说山训》:“不孝弟者,或詈父母。生子者,所不能任其必孝也,然犹养而长之。”

  2.引用老子见解——“国家昏乱有忠臣”,延伸为:家庭和睦需孝子。

  《卷十二·道应训》说:

  魏文侯觞诸大夫于曲阳,饮酒酣,文侯喟然叹曰:“吾独无豫让以为臣乎?”蹇重举白而进之,曰:“请浮君。”君曰:“何也?”对曰:“臣闻之,有命之父母,不知孝子;有道之君,不知忠臣。夫豫让之君,亦何如哉?”文侯受觞而饮 不献。曰:“无管仲、鲍叔以为臣,故有豫让之功。”故老子曰:“国家昏乱有忠臣。”

  3.反对单纯的修道而不孝。

  《卷二十·泰族训》曰:

  王乔、赤松,去尘埃之间,离群慝之纷,吸阴阳之和,食天地之精,呼而出故,吸而入新,弃虚轻举,乘云游雾,可谓养性矣,而未可谓孝子也。

  (四)墨家的观点

  《淮南子》对墨子关于孝德的节俭十分赞赏,主张节葬、礼仪简约。《淮南子》针对三年守孝的做法,强调适当的守孝,反对假心假意、铺张浪费的行径。《卷八·本经训》说:“古者上求薄而民用给,君施其德,臣尽其忠,父行其慈,子竭其孝,各致其爱而无憾恨其间。夫三年之丧,非强而致之,听乐不乐,食旨不甘,思慕之心,未能绝也。晚世风流俗败,嗜欲多,礼义废,君臣相欺,父子相疑,怨尤充胸,思心尽亡,被 戴,戏笑其中,虽致之三年,失丧之本也。”

  (五)礼与法关系的认识

  《淮南子》认为治国需要“礼”和“法”的结合。道德与法律各有作用,但是自律和他律不能互相替代。《卷二十·泰族训》说:“民不知礼义,法弗能正也;非崇善废丑,不向礼义。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法能杀不孝者,而不能使人为孔、曾之行;法能刑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淮南子》认为作为孝敬的道德,更多的情况是需要教育、引导的。《卷二十·泰族训》:“孔子弟子七十,养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

  《淮南子》认同老子的治国之道,在于礼、法的实际内容和有效性,而不在于文辞修饰如何,赞扬《老子》“法令越详明,盗贼就越多”的见解,认为顺应自然才是上策。“礼”和“法”只是后天、社会活动的产物。“礼”和“法”,应该按照自然法则加以实施。天经地义论孝道|《淮南子》的孝德论

  (孙君恒:武汉科技大学教授 安晓晶: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全国诗歌座谈会在京开幕
 
 
 
中国近代版图到底是清朝奠定的还
《地藏菩萨本愿经》(两卷)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