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孝义 > 历代孝论 > 正文

天经地义论孝道|诚敬孝亲 厚养薄葬

时间:2019-11-30 20:47     来源:天经地义论孝道     作者:骆承烈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论语·为政》记孟懿子问孝,孔子回答“无违”,弟子樊迟不甚了解,问到孔子时,孔子回答“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韩诗外传》卷七记曾子曰:

  往而不可还者亲也,至而不可加者年也。是故孝子欲养,而亲不待也……是故椎牛而祭墓,不如鸡豚待亲存也。

  《百孝图说》中记着仲由一件往事:仲由少时家贫,他对父母很孝敬,常百里以外负米,孝敬双亲,父母死后,他南游于楚,楚王授以要职,声势极为煊赫。但他抚今追昔,泪如雨下。对人曰:“我今贵矣,父母安在?虽想如当日奉亲命负米百里,亦不可得。”他又常说“树欲静风不息,子欲养亲不在。今始知椎牛祭墓,不如鸡豚之奉于生前也”。孔子听后对他这段话予以肯定,并夸奖了一番。

  以上两段话体现了一种厚养薄葬的思想。现就此事略加分析。

  一

  《论语·为政》记孟懿子问孝,孔子回答“无违”,弟子樊迟不甚了解,问到孔子时,孔子回答“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古时在对父母孝敬的三项内容中,生前一项,死后两项。过去,人们重视死后是灵魂的归宿,故对葬和祭很重视。例如孔子,他母亲死后,照例一定要与父亲合葬。因不知父亲葬地,于是将母亲的棺材殡于五父之衢,挽父之母告诉他父亲葬地后,才将父母合葬于梁公林。《百孝图》记“高柴执丧三年哀”。孟子母死后,予以厚葬。有人提出疑义,孟子说父亲死时家贫,无条件厚葬,厚葬母亲也是对父亲尽哀思。汉代“以孝治天下”,也强调对父母死后的葬、哀、祭等活动。《后汉书》卷三十九中就记几名孝子父母死后的活动,如汝南薛包,父母死后“丧过乎哀”。王琳母死,“独守冢墓,号泣不绝”。蔡顺闻雷泣墓,被举为孝廉后,仍不能远离坟墓。明、清以来,对父母死后的孝敬,更不绝于书,如《明史》记师达“母忧去官,庐墓侧,不饮酒食肉者三年”(《明史》卷一百五)。李茂母死“结庐墓旁,朝夕悲泣……父卒,庐墓如之”(《明史》卷二百九十六)。颜瑾父死后,“水浆不入口五口,不胜哀而死”(《明史》卷二百九十六)。张钧父死后“水浆不入口三日,不胜悲痛而卒”(《明史》卷二百九十七)。清代何复汉母死“葬乃父庐墓侧,日夜悲号,丧终犹庐居”(《清史稿》卷四百九十七)。许季觉“居亲丧,水浆不入口者七日,杖而后起,合殓、殡葬、虞 、卒哭, 皆用古礼。葬躬负土,庐于侧,朝夕哭不辍”(《清史稿》卷四百九十七)。吴藩昌居丧,“水浆不入口,既殡啜粥,不茹蔬果,寝苫不脱衰经。比葬,呕血数升,逾小祥遂卒”。刘宗洙遭父丧,哀毁呕血……

  古时父母死后,厚葬之风一直很浓,单以葬死者的棺椁来说,《礼记·檀弓上》和《丧大礼》两处都记载天子之棺器重,棺外有“柏椁以端长四尺”,即一棺四椁。国君用一棺三椁,士大夫用一棺二椁,士用一棺一椁。《庄子·杂篇·天子》中记:“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士再重。”《荀子·礼论》甚至记“天子棺椁十重”(历代学者多谓“十”为“七”字之误)。到了后代,贵族之家在葬礼上有的也十分奢华。如曲阜衍圣公府曾规定:历代衍圣公及夫人丧葬之后,不但其子要“丁忧”,连合府员役人等也必须“素服摘缨”。庙佃户人等也应依此。贵族的葬礼,更是奢华、烦琐。以衍圣公孔令贻为例:

  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生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民国八年(1919)11月8日病逝于北京太仆寺街衍圣公府内。死后不久,大总统徐世昌令国务院给治丧费三千元,派王达前往致祭。还派出专列火车将灵枢运往家乡曲阜。所经路线,由各县县署专门派员勘察整理。由姚村站下车,衍圣公府派要员带仪仗队到火车站迎接后,运至衍圣公府。日后北洋军阀政府又派陆荣启于公爵灵柩回籍营葬时前往致祭。当时接灵柩的仪仗队有马队四十名,鼓乐一班。除清政府当年特赐的十几个体现其特权的大匾外,各种仪仗、扎彩数百余种,还有六十四人抬的金棺等。仅棺木就用洋2370多元,钱1040千文。丧葬衣食用洋5000多元。出殡时更是声势煊赫,动用千人以上。直到多年后,曲阜还有个歇后语,形容一个人办事不应有的过分讲究时说“和孔令贻发大丧似的”。

  二

  对于厚葬一事,有识之士从来是反对的。《墨子》中专有一篇《节葬》,已明确表示人死后不应大操大办。对此予以实践,最早记载的却是孔子。宋国执政大夫司马桓 ,要为自己死后造个巨型石椁。由于施工艰巨,三年还没完成,累病了许多工匠,甚至有的累死。孔子对这种厚葬的方式十分恼火,他气愤地说:“与其这样奢侈,不如早些叫他烂

  掉。”这句话传到他耳朵里,致使孔子周游列国到宋国时,司马桓魈派人砍伐大树向孔子示威,迫使孔子“微服过宋”。

  其实在此以前,孔子早就反对厚葬了。在他五十一岁任中都宰时,进行的一些改革措施中,就有“四寸之棺,五寸之椁”的规定。这一规定的内容是:允许人们一律按当时的低标准,即“士”的标准,一棺一椁,不许多重。二是规定具体的厚度,不许过厚。至于“四寸”“五寸”有多厚,当时周制每尺折合今19.91厘米,即当时一尺不足今六市寸。“四寸”是不到2.4市寸,“五寸”也不过3市寸(以一公尺等于三市尺计算,“五寸”不到10厘米)。这种规定显然是对当时奢靡之风的严厉打击。

  历史上反对厚葬还有一些记载,在孔子所作《易·系辞》中记:

  古之葬者,厚衣以为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以棺椁。

  东汉王符力主薄葬,并举出许多例子:

  古者墓而不坟,中世坟而不崇。仲尼丧母,冢高四尺,遇雨而崩,弟子请修之,夫子泣曰:“古不修墓。”及鲤也死,有棺无椁。文帝葬芷阳,明帝葬洛南,皆不藏珠宝,不起山陵,墓虽卑而德最高。(《后汉书》卷七十九)

  文中对当时厚葬的奢靡之风极力批判后,又说:

  案 毕之陵,南城之冢,周公非不忠,曾子非不孝,以为褒君爱父,不在于聚财;扬名显亲,无取于车马。

  文中说明,一个人孝不孝的表现,不在于死后对父母怎样埋葬,怎样广修坟墓。真正的孝子,是在父母生前尽孝。

  三

  孔子在回答弟子林放问“礼之本”时,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是说行礼不一定要求复杂,只要礼数到了,符合规定就行。孔子又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八佾》)也是这个意思。家中老人死后办丧事时,作为后辈,主要应念及先人的功德,心中悲戚,而不要在形式上下功夫。近世以来,有的大贵族之家养着“嚎丧户”,专门在这家办丧事时替孝子痛哭,则完全失去孝亲的意义了。

  古时,贵族的家人死后,修起高墓大冢,埋进金银财宝。近世以来,仍有这种陋习,表现为大办丧事。父母死后,扎灵棚,请僧道,置备高级木料的棺木,棺内放进大量财宝。入殓及发丧之时,动用大量人力,各种讲究,有的人依仗自己的职权,大量调动属下,用各种方式介入自家的丧事,闹起哄动效应,实际上这种人有的在父母生前并未尽孝道。南方许多地方有人生前就修下“太师椅型”的坟墓。主墓像一把太师椅,两旁还伸展出去,前后还种树,立上石碑、石案,占用大量土地。这些做法既违背了目前提倡的火葬,更是死人与活人争地,当然是十分错误的。

  各代、各族人死后有各种葬法:火葬、水葬、天葬,等等,都要死者有个归宿。人死后没有灵魂,对死者身后的处理,主要是生者心理的安慰,历史上各族的葬式应该尊重,但目前政府推行的火葬还是科学的、正确的。有的名人遗嘱将自己的骨灰洒进大江大河或自己战斗、活动过的地方,也很有意义。

  人们对死者身后的事不必做文章,重要的是对父母生前的孝敬。现在农村中,子女不孝敬父母、不照顾老人的现象仍较普遍,许多老人住的很差,吃的很差,医疗更无保障,子女少的不管不问,子女多的相互推诿,农村中多次上演新的《墙头记》,已很不对;城市中的一些风云人物,平时只顾忙自己的工作,忙着挣钱,对父母很少照顾、关怀,也是一种社会问题。几年前,一曲《常回家看看》,为什么风行全国?就因为它体现了现代人最起码的孝心。作为子女,理应在父母生前好好地赡养、尊敬、关怀,不要在父母死后大办丧事,应该厚养薄葬。有的人父母死后,发现自己未能及时尽孝,徒留遗憾。

  奉劝天下的子女,趁父母在时尽孝,不要等父母死后再后悔莫及。整个社会都应贯彻厚养薄葬的精神。这既是真正的孝亲,又是真正的人道主义。天经地义论孝道|诚敬孝亲 厚养薄葬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全国诗歌座谈会在京开幕
     
     
     
    中国近代版图到底是清朝奠定的还
    《地藏菩萨本愿经》(两卷)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