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孝义 > 父慈子孝 > 正文

王梵志以诗说孝

时间:2019-11-29 19:08     来源:东方网     作者:沈栖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子女尽孝不是空话,它尽在生活的细节中彰显感恩的情怀和忠爱的心绪。

 

  王梵志乃唐代草根诗人也。兴许他栖于乡野、无权无势,在那个年代籍籍无名。他一生创作了300多首诗,《唐诗三百首》乃至《全唐诗》却一首未收。直到《宋史*艺文志》才列入了一卷《王梵志诗集》,也因其太过草根气而“零落成泥”,旋即被堂庙埋没而失传。幸有敦煌宝库为其珍藏,得以重见天日。“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胡适的《白话文学史》专节推出“白话诗人王梵志”,当年胡适编辑出版的《每天一首诗》,选了一百首绝句,第一首就是王梵志的《梵志翻着袜》,这才引起世人关注,且赢得声誉。

  《王梵志诗集序》评价说:其诗“具言时事,不浪虚谈,不守经典,皆陈俗语”;现代有评论认为,王梵志的诗率真坦然,追求自由独立,在被污辱被损害的卑微中显露出反抗与批判的清醒,同时也有一种人性深处爱的烛照。笔者力所不逮,仅以“说孝”的视角窥其诗作的思想底蕴。

  人性之爱莫过于亲情,这种亲情维系着家庭伦理。我国传统文化体现在家庭伦理方面就是“父慈子孝”,如王梵志所说:“父子相怜爱,千金不肯博。世间何物亲?慈孝贵于珍”。当然,王梵志的诗更多的是站在“子”的角度形象化地阐述如何尽孝。

  子女尽孝不是空话,它尽在生活的细节中彰显感恩的情怀和忠爱的心绪。王梵志诗云:“耶(爷)娘绝年迈,不得离傍边。晓夜专看侍,仍须省睡眠。”这首诗以小辈的口吻写出了对父母生活起居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孝顺年迈的父母,那怕是夜间睡觉也得一夜多醒(即“省睡眠”),时刻“看侍”其被子是否盖好,内衣是否顺正,枕头高下如何,是否需要方便等等,真可谓:于细微处见孝道。

  这个沦落在乡野之中的知识分子,多少经受过生活困苦的煎熬和精神屈辱的折磨,但他仍有一颗不移的尽孝之心,其诗多从平民的层面阐发“贫亲须拯济”的孝道。在王梵志看来,即使历经战乱、身陷贫困,作为子女也是不能悖逆孝道的,“有恩须报上,得济莫忘情”。对生活于水深火热中的父母而言,子女的拯济是亟待的。正因如此,王梵志主张:“虽剩一袋米,分粮各一半”,“积下钱二三,奉母度寒日”。当年父母也是在窘困的情形下哺育子女,作为成人后的子女理应时刻记念,寻求涌泉相报的机会,尽管自己并不富裕,也得尽自己最大的能量从物质上救济失去劳力的父母。如此孝心和盘托出!

  除了物质上的资助外,对父母的孝道还体现在精神上的关心和慰藉。这种关心和慰藉是以尊重为其逻辑支点的。王梵志诗云:“坐见父来起,尊亲尽远迎”;“尊亲嗔约束,共语莫江降。纵有些些理,无烦说短长”。“尊亲”是对父母的敬重、惜护、爱戴,见面笑脸相迎,对话坦诚相言,即使理在你一边,也无须与父母计较,论高地说长短,以博父母晚年精神愉悦。

  “积善必余庆,积恶必余殃”,这是王梵志留下的一句名言,至今仍常被人们所称道。在我看来,对父母尽孝,即是一种“积善”,它是没有时代界限的。王梵志以诗说孝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从形式史到精神史如何可能?——
     
     
     
    中国近代版图到底是清朝奠定的还
    儒家的悌道:兄友弟恭 笃爱意诚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