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孝义 > 正文

儒佛“孝”道观的比较(三):三年之丧与盂兰盆会

时间:2015-02-14 20:56     来源:《孔子研究》     作者:陈坚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孝”的对象不但指向在世的父母,而且也指向去世的父母,这在儒、佛两家都是一样的。
儒佛“孝”道观的比较(三):三年之丧与盂兰盆会
【图语:《庐山高》,明代画家沈周所画】

  三、三年之丧与盂兰盆会

  “孝”的对象不但指向在世的父母,而且也指向去世的父母,这在儒、佛两家都是一样的。儒、佛两家指向在世父母的“孝”道观,已如上说,这里要谈的乃是儒、佛两家指向去世父母的“孝”道观。儒、佛两家皆主张对于去世的父母也还要行“孝”,只是行“孝”的方式有所不同罢了。

  儒家认为,父母虽然去世了,但子女对父母的“孝”道还应该延续。孔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孟子认为这话不是孔子说的,而是曾子说的,他引曾子之言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孟子·滕文公上》)这句话不管是孔子说的还是曾子说的,反正是体现了儒家的“孝”道观。儒家从“礼”的延续的角度来考察“孝”:父母若在世,子女要“事之以礼”;父母若去世了,子女亦要“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以示对去世父母的“孝”心,儒家的这一观念衍化成了中国民间直至今天还颇为流行(尤其在农村)的丧葬习俗,这就是表现为一套繁文缛节的“葬礼”和“祭礼”,这种“葬礼”和“祭礼”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纪念”死去的父母,而是对死去的父母行“孝”,因而有所谓“披麻戴孝”之说。不过,最能体现儒家针对去世父母之“孝”道观的还是其所提倡的“三年之丧”,尽管这“三年之丧”于今不再流传。

  在《论语·阳货》中,宰我和孔子之间就“三年之丧”有如下一段讨论: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宰我认为“三年之丧”太久,甚至不要说三年,那怕是一年(期)也有点久,因为居丧即不能行“礼乐”,而久不行“礼乐”,“礼乐”必将崩坏。孔子对宰我的这一看法提出了善意的批评,他认为“三年之丧”乃“天下之通丧”,是必须要落实的,那么,为什么要三年呢?因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意思是说,父母怀抱儿女三年,儿女自然也得在父母死后对等地居丧三年。孟子也是支持这“三年之丧”的,他说“三年之丧,齐疏之服,饘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孟子·滕文公上》)孟子甚至还认为对去世父母行“三年之丧”比赡养活着的父母更能体现“孝”的精神,他说:“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孟子·离娄下》)朱熹《孟子集注》曰:“事生固当爱敬,然亦人道之常耳;至于送死,则人道之大变。孝子之事亲,舍是无以用其力矣,故尤以为大事,而必诚必信,不使少有后日之悔也。”可见,在儒家那里,“三年之孝”实在是一种大“孝”。

  与儒家主张在父母去世后的头三年内集中对父母行“孝”(包括葬礼、祭礼和“三年之丧”)不同,佛教乃主张在父母去世后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为父母行“孝”,这就是举行所谓的“盂兰盆会”。那么什么是“盂兰盆会”呢?且先看《五灯会元》卷十二“兴化绍清禅师”章的一段记载:

  潭州兴化绍清禅师,上堂:“祖师门下,佛法不存。善法堂前,仁义休说。然虽如是,事无一向。窃闻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深恩,昊天罔极。发肤身体,弗敢毁伤,此鲁仲尼之孝也。轮转三界中,恩爱不能舍,弃恩入无为,真实报恩者。故我大觉世尊,雪山苦行,摩竭成道,往忉利天为母说法,此释迦之孝也。得大解脱,运大神通,手擎金锡,掌拓龙盂,诣地狱门,卓然寻省,见其慈母,悲泣无量,此目连之孝也。作么生是兴化之孝?”良久曰:“兴化今日不上天堂,不入地狱,于善法堂中、灯王座上,为母说法,以报劬劳,且道我母即今在甚么处?”乃曰:“我母生前足善缘,无劳问佛定生天。人间上寿古今少,九十春秋减一年。”下座。“敢烦大众烧一炷香,以助山僧报孝。既是山僧之母,为什么却烦诸人烧香?不见道,东家人死,西家人助哀。”以手槌胸曰:“苍天!苍天!”

  这段灯录至少向我们透露了如下两方面的信息:(一)佛教(绍清禅师为其代表)完全是在感恩的意义上来谈论“孝”,感恩之意溢于言表,这可为本文第一部分的相关观点提供支持;(二)提出了四种不同意义的“孝”,即“仲尼之孝”、“释迦之孝”、“目连之孝”和“兴化之孝”。第一种“仲尼之孝”即是讲求“发肤身体,弗敢毁伤”的儒家之孝(被从感恩意义上作了佛教式的理解),而后三种“孝”则都与佛教有关,其中,“释迦之孝”说的是释迦牟尼为报母恩而“往忉利天为母说法”,有《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记其事。据说,著名的《地藏经》就是释迦牟尼在忉利天为其母所说的经,此经在佛教界被称为“佛教中的孝经”。“目连之孝”中的“目连”就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摩诃目犍连。在佛的十大弟子中,摩诃目犍连号称“神通第一”,据说他以“天眼通”看到其母在地狱中受苦,便于七月十五日设“盂兰盆会”供奉十方僧众,并在他们的帮助下入地狱救母,事见《经律异相》、《佛说盂兰盆经》等佛典。“目连救母”的故事在中国民间可谓家喻户晓,各地方剧中都有演绎此一故事的“目连戏”,而中国民间所谓的七月十五(农历)“中元节”亦是起源于“目连救母”的故事。最后就是“兴化之孝”。这里的“兴化”就是潭州(今湖南长沙)的兴化绍清禅师,《五灯会元》中所记载的一个宋代禅师,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个普通佛教徒,他可以代表中国佛教的一般和现实。兴化绍清禅师“不上天堂,不入地狱”,就在现实的佛教生活中“为母说法”、为母“烧一炷香”,以求使其母获得佛教式的解脱,从而实践具有佛教特色的“孝”道,这可为本文第二部分的相关观点提供支持。

  在“仲尼之孝”、“释迦之孝”、“目连之孝”和“兴化之孝”中,我们现在只关注“目连之孝”,因为它与本节所要谈的“盂兰盆会”有关。“盂兰盆”是梵语ullambana的音译,意为“救倒悬之苦”,“佛弟子目连尊者见其母堕饿鬼道,受倒悬之苦,问救法于佛,佛教于每年七月十五日以百种供物供三宝,请其威,得救七世之父母,因起此法会”⑧,此即所谓的“盂兰盆会”。“盂兰盆会”乃是子女为报父母之恩而在每年七月十五日所举办的供佛斋僧的佛事。《佛说盂兰盆经》中说:“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这段经文明确地告诉我们,设立“盂兰盆会”乃是要对去世的父母行“孝”,“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我国举行“盂兰盆会”的民俗可追溯到梁武帝大同四年即公元538年,那一年信佛的梁武帝为其亡母举行“盂兰盆会”,是为我国“盂兰盆会”之滥觞。直到今天,“盂兰盆会”在我国的寺庙中都还十分盛行。(未完)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钟永新:打造自贡城市研究的文献
     
     
     
    中国近代版图到底是清朝奠定的还
    推进养老模式多元化发展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